白乌鱼稻田养殖模式 发布时间:2017-04-27 09:58:45 点击浏览:次
稻田养殖白乌鱼模式是因地制宜充分的利用了稻田,投资小,收益高,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白乌鱼学名白乌鳢,肉质坚实细嫩,无肌间刺,风味独特,口感良好,具有去瘀生新,生肌补血,滋补调养,加速病人伤口愈合之功效,是稀有的水产珍贵品种。
白乌鱼原产于内江市市中区永安、朝阳等乡镇,该区域池塘和稻田规模化养殖白乌鱼历史可追溯到 80 年代末,目前该区域白乌鱼养殖水面 5000 余亩,池塘亩产效益上万元,稻田养殖亩产纯收益也在 3000 元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白乌鱼之乡”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质量、食品保健价值等要求的提高,白乌鱼因其独有的肉质、风味、口感、保健等特点,将会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
在永安镇太平寺、马家寺等村推广稻田养殖模式。 2009 年 6 月放养 35 克 / 尾的白乌鱼苗种,每亩放养 200 尾,经过 5 个月饲养,收获白乌鱼 55 公斤,平均 300 克 / 尾,成活率在 90% ,按市场价 120 元 / 公斤计算,亩产值 6600 元,获利 3800 元,投入产出比在 2.0 以上。
一、稻田设施
1 、地点选择
水源充足、水质中性或微碱性、无污染、排灌方面、水温在 30 ℃以下、底质为壤土的地方。
2 、稻田工程
在3亩以内为佳,稻田四周开挖环沟宽 2 米,深 1 米,坡比 1:1 ,田中间开设 “十”字型田间沟,宽 1 米,深 0.5 米。环沟与田间沟相通,沟的面积占稻田总面积 20% 左右。
3 、防洪防逃
稻田四周设置 1 米高的防逃网,进排水口安装拦鱼栅栏。
二、消毒
鱼种放养前 15 天,清沟消毒,茶饼 5 公斤 / 亩,稀释后均匀泼洒在环沟内,杀灭稻田内有害病原体和野杂鱼并能培育水体。
三、 苗种放养
1、天气:选择晴朗天气上午10点左右放养;
2、放养密度为白乌鱼200尾/亩,每尾35克,可搭配20尾/亩鲢鳙鱼以净化水质;
3、鱼种质量:凡体壮、活泼、鳞片完整的均为优质苗;凡三角头,剃刀背、眼睛浑浊、体表有外伤的均为劣质苗。放养规格应该一致,否则生长差异过大易发生相互残杀。
4、用食盐3公斤+青霉素160万单位/100公斤水,搅拌均匀溶解后,浸浴100--15分钟,可防止水霉病发生和细菌感染的发生。
四、 饵料投喂
规格白乌鱼苗是已经驯化为饲喂人工配合饲料了,实行“四定”, 所谓“四定”投喂是指养鱼投喂时要“定质、定量、定时和定位”。“定质”是要注意选择具有适宜营养含量的饲料投喂,其生产效益较好。“定量”是指日投喂量要适量。鱼的日投饲量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能否提高饲料效率和降低成本。“定时”和“定位”是指投喂时的时间和地点要固定。因为鱼一经投喂训养后,它会形成一种习惯,经常会按时到投喂点觅食。
五、 日常管理
1、料台 定期使用氯制剂或微生态制剂的缓释剂,及 时的分解有机质或者杀灭病原微生物。
2、 水质 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消毒剂和杀虫剂酌情 使用。使水质保持“肥、活、嫩、爽”
3、 巡塘 坚持早、中、晚巡塘制度,通过观看水色、鱼 类活动、摄食情况,在判断水环境优劣的同时,还可及时发现白乌鱼发病的早期症状,并及时早治,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坚持巡塘还可及时捞出死鱼。对发生鱼病的池水不能随意排放,以免病原体交叉传染。所以说,养殖农户坚持勤巡塘是减少鱼类病害发生的重要举措。检查防逃设施的检查也是巡塘的重点内容之一。
六、疾病防控
稻田养殖白乌鱼比池塘高密度养殖病害发生少,但仍要坚持预防为主。养殖过程中要定期向稻田泼洒消毒剂、杀虫剂、投喂药饵。白乌鱼常见疾病有车 轮虫、细菌性溃疡、出血病、肝胆疾病等,常用药物有硫酸铜、青霉素、二氧化氯、食盐、维生素K3粉、三黄散、复方板蓝根等药物。选择高效、长效、速效、低毒的无公害渔药,发病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防重于治。
白乌鱼对硫酸亚铁敏感,应慎用,为保持水质呈中性或微碱性,在养殖过程中不宜使用生石灰。
新闻标题:白乌鱼稻田养殖模式
网页路径:https://www.cdcxhl.com/hangye/baiwuyu/n67526.html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028-86922220;邮箱:631063699@qq.com。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来源: 创新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