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叶菁)携号转网在我国的推进终于进入实质阶段。中国信通院公开数据显示,携号转网正式实施以来,服务用户破千万。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认为,当前携号转网业务运行总体良好,携号转网将加速 5G 渗透推广。通信行业专家赵宇认为,携转政策落地将成为 5G 商用的揭幕战,运营商应多面提升服务水平。
成都创新互联公司坚持“要么做到,要么别承诺”的工作理念,服务领域包括:成都网站建设、网站制作、企业官网、英文网站、手机端网站、网站推广等服务,满足客户于互联网时代的叙永网站设计、移动媒体设计的需求,帮助企业找到有效的互联网解决方案。努力成为您成熟可靠的网络建设合作伙伴!通信市场迎新变局
据信通院公布数据显示,98.3% 用户办理 携号转网 后没有再次转网,有 1.3% ( 13 万 ) 用户经过比较后又携回了原有运营商,还有 0.4% 用户再次转网到第三家运营商。
付亮指出,携号转网政策落地,叠加我国 5G 商用和四大运营商时代到来,国内通信市场或迎来新变局。一方面,运营商受人口红利消退、提速降费等因素的影响已持续出现营收下滑,携号转网或带来运营商之间的用户流转。据信通院今年 3 月对办理 携号转网 的用户调研显示,43% 用户为了获得更好的网络覆盖和网络信号,34% 用户为了获得更便宜的资费,30% 用户为了获得更加符合自身需求的业务套餐,办理 携号转网 的原因还有获得更好的服务、可以和家人办理亲情号码、仅仅想换一家运营商或者体验一下这项服务。
另一方面,5G 用户是竞争焦点也是数据变量。赛立信通信研究部研究员谢志斐表示, 目前来看,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 4G 与 5G 网络共存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下,携号转网将是三大运营商之间关于存量用户的竞争。这将进一步激励运营商实现创新驱动、服务竞争,为 5G 领域竞争创造好的市场环境。
物联网设备携号转网?
携号转网叠加 5G 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
付亮指出,携号转网将加速 5G 渗透推广。比较来看,5G 背景下的用户群体更加看重综合体验,对通信服务质量和水平要求更高,尝试 5G 套餐的几率更大,为了赢得用户的选择,运营商都开始采取新策略。付亮还表示,携号转网是服务不是竞争,现在才开始正式实施,已经对合约政策、靓号制度形成了非常积极的促进。
首先从市场角度而言,携号转网顺利推行的背景是市场充分竞争,5G 时代的通信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符合这一诉求。携号转网携手 5G,不仅能更大程度地激发电信市场的活力,更能倒逼电信运营商提升服务水平,加速创新与转型。
其次,运营商运营模式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有改变。用户关于携号转网的诉求点在于自主选择,相较以往资费、服务优势等,5G 背景下的用户群体更看重综合体验,业务质量、应用创新等也成运营重点。而存量经营不仅是存量保有以留住用户,还要提升用户价值。
再次,从技术角度看,业内分析指出,5G 将是万物互联的时代,通过成熟的 eSIM 卡技术,将让物联设备更好地做到携号转网 。
总而言之,携号转网将有效促进运营商在创新业务技术、丰富服务产品、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深耕细作,有利于推动信息通信行业高质量发展。而 5G 来临,是一轮新的变革期,也是一个崭新的机遇期。
得人心者得天下
携号转网正式启航将加剧通信业竞争,由此可能带来新一轮价格战,短期看满足用户资费下降的需求,但从市场规律的长期性看,价格与服务成正比,挖掘、引导和满足用户真正的信息消费需求,才是行业未来。
工信部副部长罗文曾表示,携号转网的工作一直在积极稳妥推进当中,但在实际试点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比如说,实施号码携带需要对用户数据库进行调整,对维护工作要求比较高;转网用户的数据修改和更新要求具有很高的及时性和统一性等等。
不管如何,携号转网为运营商和通信市场带来看得见的变化,如更低的通信资费、更优质的用户服务、更完善的投诉渠道等等,这些变化也恰恰是当下手机用户的痛点,通过机制和体制改革来解决多年来通信行业的诟病,让手机用户能在携号转网政策中分享到改革的红利,这些都将促使消费者成为真正的赢家。
还需指出,政策落实和执行到位是重点,监管部门对携号转网的阶段性具体成效和用户反映持续跟进并密切关注,更有利于促进通信市场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更多数字经济相关信息,请关注公众号 通信信息报 (ID:txxx-news)
本文名称:专家:携号转网或加速5G普及推广
网址分享:https://www.cdcxhl.com/article14/cggode.html
成都网站建设公司_创新互联,为您提供小程序开发、手机网站建设、全网营销推广、网站排名、域名注册、Google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028-86922220;邮箱:631063699@qq.com。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来源: 创新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