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Linux中调用网络模块?(linux调用网络模块)

Linux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操作系统,它有很多优点,例如稳定性、安全性、强大的自由度等等。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优势就是其卓越的网络能力。Linux自带网络模块,使其成为服务器、网络工具和开发工具的首选。

创新互联公司是一家从事企业网站建设、网站设计、网站建设、行业门户网站建设、网页设计制作的专业网站制作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网站建设工程师和网页设计人员,具备各种规模与类型网站建设的实力,在网站建设领域树立了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自公司成立以来曾独立设计制作的站点近1000家。

那么在Linux系统中,如何使用网络模块呢?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调用方法,以便开发人员更好地利用Linux的网络优势。

一、网络模块简介

网络模块是在内核中实现的一种设备驱动程序,它负责操作系统对各种网络协议的处理,包括TCP/IP、UDP、ICMP等。Linux的网络模块使用了一种名为套接字(socket)的标准接口,它允许应用程序直接访问网络协议,而无需深入了解协议的细节。

在Linux中,网络模块分为两类:

1.协议族(protocol family)模块:用于处理TCP/IP、UDP、ICMP等协议;

2.设备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模块:用于管理网络设备、以及与底层硬件通信。

二、套接字编程

套接字编程是利用套接字接口(socket API)来访问网络协议的一种方式。Linux提供了多种套接字接口,其中最常用的是BSD套接字接口。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使用套接字接口发送UDP包的示例代码: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BUF_SIZE 1024

#define SERVER_PORT 8888

int m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char buf[BUF_SIZE];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0);

memset(&servaddr, 0, sizeof(servaddr));

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addr.sin_port = htons(SERVER_PORT);

inet_pton(AF_INET, “127.0.0.1”, &servaddr.sin_addr);

while (1) {

memset(buf, 0, sizeof(buf));

printf(“Input a message:\n”);

fgets(buf, sizeof(buf), stdin);

sendto(sockfd, buf, strlen(buf), 0,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close(sockfd);

return 0;

}

“`

这个示例代码使用了socket()函数创建了一个UDP套接字,使用sendto()函数将数据包发送出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指定目标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

三、网络设备驱动编程

另一种调用网络模块的方式是使用网络设备驱动程序。网络设备可以是以太网卡、Wi-Fi适配器等。在Linux中,网络设备驱动程序是以内核模块的形式存在的。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网络设备驱动程序展示: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static struct net_device *dev = NULL;

static unsigned char g_dev_addr[ETH_ALEN] = {0x00, 0x11, 0x22, 0x33, 0x44, 0x55};

static int dummy_dev_open(struct net_device *dev) {

printk(“dummy_dev: device open\n”);

netif_start_queue(dev);

return 0;

}

static int dummy_dev_stop(struct net_device *dev) {

printk(“dummy_dev: device stop\n”);

netif_stop_queue(dev);

return 0;

}

static int dummy_dev_xmit(struct sk_buff *skb, struct net_device *dev) {

printk(“dummy_dev: packet tranitted\n”);

dev_kfree_skb(skb);

return NETDEV_TX_OK;

}

static const struct net_device_ops dummy_dev_ops = {

.ndo_open = dummy_dev_open,

.ndo_stop = dummy_dev_stop,

.ndo_start_xmit = dummy_dev_xmit,

};

static int __init dummy_dev_init(void) {

dev = alloc_etherdev(sizeof(struct dummy_dev));

if (!dev) {

printk(“dummy_dev: fled to alloc_etherdev\n”);

return -ENOMEM;

}

memcpy(dev->dev_addr, g_dev_addr, ETH_ALEN);

dev->netdev_ops = &dummy_dev_ops;

dev->flags |= IFF_NOARP;

register_netdev(dev);

printk(“dummy_dev: module loaded\n”);

return 0;

}

static void __exit dummy_dev_exit(void) {

unregister_netdev(dev);

free_netdev(dev);

printk(“dummy_dev: module unloaded\n”);

}

module_init(dummy_dev_init);

module_exit(dummy_dev_exit);

“`

该代码创建了一个名为dummy_dev的网络设备,它可以像其他网络设备一样进行管理。当应用程序尝试发送数据包时,设备驱动程序将在内核中进行传输并发送到目标地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alloc_netdev()和register_netdev()函数注册设备;通过netif_start_queue()和netif_stop_queue()函数启用或停用网络设备。

成都网站建设公司-创新互联为您提供网站建设、网站制作、网页设计及定制高端网站建设服务!

在linux中 应用程序如何调用模块内的函数

很自然的,下一个疑问接踵而至,--模块里的其他函数如何被调用?比如我写的模块中除了 init_module() 和cleanup_module() 函数外,还写了一个 hello_world() 函数,简单的输出hello world到控制台,好,接下来就是这次分析的关键,前面我们强调了模块中的函数是由内核来调用的,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机会使它被执行到。那如果我们的 hello_world() 函数不能被内核调用,这不就意味着它永远也不可能被执行到吗?确实是这样,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它就是一段垃圾代码,永无见天日之时。怎么样才能使我们的 hello_world() 函数被执行?显然,关键在于让内核认识它,即内核能找到它。那么,怎样才能使内核找到这个函数?再进一步的问题是,内核为什么要去找这个函数?

之一问的答案是,内核通过系统中特定的数据结构来找到函数的,当然,这意味着在你的模块程序中,仅仅写上 hello_world() 函数的代码是不够的,还应该再做几步工作:

a,首先,系统中的各类数据结构那么多,要使用哪个呢?这由你这个模块的注册性质决定,譬如你的模块是一个USB设备驱动模块,那么你就需要填写u设备驱动程序的数据结构(通常数据结构都是结构体(struct)的形式)

struct u_driver{之一项;第二项;第三项;…….}

这里的各项有些是字符串,有些是函数指针,具体请查资料。

b,把 hello_world() 的函数指针放进一个数据结构中。我们还是接着举u设备驱动程序模块的例子吧,在它的数据结构u_driver{}中,选一个恰好是函数指针的项,把 hello_world() 函数的指针放进去(通过函数名),再填满这个数据结构的其他部分(不想填的话就空着吧:P,用分号分隔即可)。

c,填完之后,回到之一问中,怎样使内核能够找到这个 hello_world() 函数?回头想想,当我们填完了数据结构,也就决定了我们所编的模块的性质,在此例中它是作为一个u设备驱动模块,但是要让内核知道它的性质,还得通过执行u设备驱动程序的系统注册函数 u_register(struct u_struct *drv),向内核注册这个模块以及这个填好的数据结构。注意到了吧,注册函数的参数就是我们前面所填写的u设备驱动模块的数据结构,也就是说,执行了这个注册函数之后,内核里就认识了这个模块,并且得到了 hello_world() 函数的指针!哈哈,这就为我们的 hello_world() 函数找到了生存的意义--它有可能被执行了!(偶觉得,程序生存的意义就在于被执行,就跟偶们生存的意义在于编程序一样:P)

d,还得补充一下,u_register(struct u_struct *drv) 函数必须被放在 init_module() 中,因为在注册这个决定模块性质的数据结构之前(短语太长,可约为这个数据结构),模块中可以被直接执行到的函数只有 init_module() 和 cleanup_module() 两个,如果不把握这个机会赶紧注册数据结构的话,那我们的 hello_world() 函数又要永不见天日了:(。

现在来看第二问,内核为什么要去找这个函数?还是用u设备驱动模块来解释,其他类型的模块偶不了解,还请大虾们补充。对于u设备驱动模块,内核找这个函数的原因当然是,用户程序对u设备进行了某种操作,而这种操作需要u设备驱动程序的函数来进行实现。我们前面的工作中已将这个u设备驱动模块的数据结构注册进内核数据结构链表,内核根据我们这个模块对应的数据结构u_driver的各项定义,找到对应用户要求的那个操作的那个函数。假设我们把 hello_world() 函数的指针放在u_driver的 write() 选项中,那么当用户对u设备进行写操作的时候,就调用了 hello_world() 函数,控制台屏幕上会打出hello world ,其他什么操作都没有,哈哈,一定很有趣。(这里我们假设此u设备的驱动程序正好是我们编的那个)

自己的一点心得,大部分是凭空想像的,错误之处一定数不胜数,还请各位大虾费心批评指教!

虚拟机中的linux怎么连接网络

选择NAT或者侨联就可以了

1、将网卡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8改成DHCP自动获取IP。

2、将Linux虚拟机的网卡自定义连接到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8网卡上,如下图:

3、将你现在上网的网卡(有线网卡或者无山搭线网卡)共享给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8网卡;打开网卡属神唯握性 然后共享。如下图:

4、此时游庆查看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8网卡的连接详细信息,此网卡已经自动获取到了一个192.168.137.1/24的IP地址,将其改为手动,并且将DNS设置为物理机上网的DNS,如下图:

5、此时可以将Linux虚拟机的网卡IP地址配置到192.168.137.x/24这个段的IP地址,网关就配置为 192.168.137.1;DNS配置为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8网卡的DNS地址,此时Linux虚拟机应该是可以ping通物理机以及外网的。

到此,Linux虚拟机上外网的配置完成!!!

关于 Linux 网络,你必须知道这些

我们一起学习了文件系统和磁盘 I/O 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应的性能分析和优化方法。接下来,我们将进入下一个重要模块—— Linux 的网络子系统。

由于网络处理的流程最复杂,跟我们前面讲到的进程调度、中断处理、内存管理以及 I/O 等都密不可分,所以,我把网络模块作为最后一个资源模块来讲解。

同 CPU、内存以及 I/O 一样,网络也是 Linux 系统最核心的功能。网络是一种把不同计算机或网络设备连接到一起的技术,它本质上是一种进程间通信方式,特别是跨系统的进程间通信,必须要通过网络才能进行。随着高并发、分布式、云计算、微服务等技术的普及,网络的性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说到网络,我想你肯定经常提起七层负载均衡、四层负载均衡,或者三层设备、二层设备等等。那么,这里说的二层、三层、四层、七层又都是什么意思呢?

实际上,这些层都来自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简称为 OSI 网络模型。

但是 OSI 模型还是太复杂了,也没能提供一个可实现的方法。所以,在 Linux 中,我们实际上使用的是另一个更实用的四层模型,即 TCP/IP 网络模型。

TCP/IP 模型,把网络互联的框架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等四层,其中,

为了帮你更形象理解 TCP/IP 与 OSI 模型的关系,我画了一张图,如下所示:

当然了,虽说 Linux 实际按照 TCP/IP 模型,实现了网络协议栈,但在平时的学习交流中,我们习惯上还是用 OSI 七层模型来描述。比如,说到七层和四层负载均衡,对应的分别是 OSI 模型中的应用层和传输层(而它们对应到 TCP/IP 模型中,实际上是四层和三层)。

OSI引入了服务、接口、协议、分层的概念,TCP/IP借鉴了OSI的这些概念建立TCP/IP模型。

OSI先有模型,后有协议,先有标准,后进行实践;而TCP/IP则相反,先有协议和应用再提出了模型,且是参照的OSI模型。

OSI是一种理论下的模型,而TCP/IP已被广泛使用,成为网络互联事实上的标准。

有了 TCP/IP 模型后,在进行网络传输时,数据包就会按照协议栈,对上一层发来的数据进行逐层处理;然后封装上该层的协议头,再发送给下一层。

当然,网络包在每一层的处理逻辑,都取决于各层采用的网络协议。比如在应用层,一个提供 REST API 的应用,可以使用 HTTP 协议,把它需要传输的 ON 数据封装到 HTTP 协议中,然后向下传递给 TCP 层。

而封装做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只是在原来的负载前后,增加固定格式的元数据,原始的负载数据并不会被修改。

比如,以通过 TCP 协议通信的网络包为例,通过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应用程序数据在每个层的封装格式。

这些新增的头部和尾部,增加了网络包的大小,但我们都知道,物理链路中并不能传输任意大小的数据包。网络接口配置的更大传输单元(MTU),就规定了更大的 IP 包大小。在我们最常用的以太网中,MTU 默认值是 1500(这也是 Linux 的默认值)。

一旦网络包超过 MTU 的大小,就会在网络层分片,以保证分片后的 IP 包不大于 MTU 值。显然,MTU 越大,需要的分包也就越少,自然,网络吞吐能力就越好。

理解了 TCP/IP 网络模型和网络包的封装原理后,你很容易能想到,Linux 内核中的网络栈,其实也类似于 TCP/IP 的四层结构。如下图所示,就是 Linux 通用 IP 网络栈的示意图:

我们从上到下来看这个网络栈,你可以发现,

这里我简单说一下网卡。网卡是发送和接收网络包的基本设备。在系统启动过程中,网卡通过内核中的网卡驱动程序注册到系统中。而在网络收发过程中,内核通过中断跟网卡进行交互。

再结合前面提到的 Linux 网络栈,可以看出,网络包的处理非常复杂。所以,网卡硬中断只处理最核心的网卡数据读取或发送,而协议栈中的大部分逻辑,都会放到软中断中处理。

我们先来看网络包的接收流程。

当一个网络帧到达网卡后,网卡会通过 DMA 方式,把这个网络包放到收包队列中;然后通过硬中断,告诉中断处理程序已经收到了网络包。

接着,网卡中断处理程序会为网络帧分配内核数据结构(sk_buff),并将其拷贝到 sk_buff 缓冲区中;然后再通过软中断,通知内核收到了新的网络帧。

接下来,内核协议栈从缓冲区中取出网络帧,并通过网络协议栈,从下到上逐层处理这个网络帧。比如,

最后,应用程序就可以使用 Socket 接口,读取到新接收到的数据了。

为了更清晰表示这个流程,我画了一张图,这张图的左半部分表示接收流程,而图中的粉色箭头则表示网络包的处理路径。

了解网络包的接收流程后,就很容易理解网络包的发送流程。网络包的发送流程就是上图的右半部分,很容易发现,网络包的发送方向,正好跟接收方向相反。

首先,应用程序调用 Socket API(比如 sendmsg)发送网络包。

由于这是一个系统调用,所以会陷入到内核态的套接字层中。套接字层会把数据包放到 Socket 发送缓冲区中。

接下来,网络协议栈从 Socket 发送缓冲区中,取出数据包;再按照 TCP/IP 栈,从上到下逐层处理。比如,传输层和网络层,分别为其增加 TCP 头和 IP 头,执行路由查找确认下一跳的 IP,并按照 MTU 大小进行分片。

分片后的网络包,再送到网络接口层,进行物理地址寻址,以找到下一跳的 MAC 地址。然后添加帧头和帧尾,放到发包队列中。这一切完成后,会有软中断通知驱动程序:发包队列中有新的网络帧需要发送。

最后,驱动程序通过 DMA ,从发包队列中读出网络帧,并通过物理网卡把它发送出去。

多台服务器通过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连接到一起,构成了相互连接的网络。由于网络设备的异构性和网络协议的复杂性,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了一个七层的 OSI 网络模型,但是这个模型过于复杂,实际工作中的事实标准,是更为实用的 TCP/IP 模型。

TCP/IP 模型,把网络互联的框架,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等四层,这也是 Linux 网络栈最核心的构成部分。

我结合网络上查阅的资料和文章中的内容,总结了下网卡收发报文的过程,不知道是否正确:

当发送数据包时,与上述相反。链路层将数据包封装完毕后,放入网卡的DMA缓冲区,并调用系统硬中断,通知网卡从缓冲区读取并发送数据。

了解 Linux 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收发流程后,你肯定迫不及待想知道,如何去观察网络的性能情况。具体而言,哪些指标可以用来衡量 Linux 的网络性能呢?

实际上,我们通常用带宽、吞吐量、延时、PPS(Packet Per Second)等指标衡量网络的性能。

除了这些指标,网络的可用性(网络能否正常通信)、并发连接数(TCP 连接数量)、丢包率(丢包百分比)、重传率(重新传输的网络包比例)等也是常用的性能指标。

分析网络问题的之一步,通常是查看网络接口的配置和状态。你可以使用 ifconfig 或者 ip 命令,来查看网络的配置。我个人更推荐使用 ip 工具,因为它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和更易用的接口。

以网络接口 eth0 为例,你可以运行下面的两个命令,查看它的配置和状态:

你可以看到,ifconfig 和 ip 命令输出的指标基本相同,只是显示格式略微不同。比如,它们都包括了网络接口的状态标志、MTU 大小、IP、子网、MAC 地址以及网络包收发的统计信息。

之一,网络接口的状态标志。ifconfig 输出中的 RUNNING ,或 ip 输出中的 LOWER_UP ,都表示物理网络是连通的,即网卡已经连接到了交换机或者路由器中。如果你看不到它们,通常表示网线被拔掉了。

第二,MTU 的大小。MTU 默认大小是 1500,根据网络架构的不同(比如是否使用了 VXLAN 等叠加网络),你可能需要调大或者调小 MTU 的数值。

第三,网络接口的 IP 地址、子网以及 MAC 地址。这些都是保障网络功能正常工作所必需的,你需要确保配置正确。

第四,网络收发的字节数、包数、错误数以及丢包情况,特别是 TX 和 RX 部分的 errors、dropped、overruns、carrier 以及 collisions 等指标不为 0 时,通常表示出现了网络 I/O 问题。其中:

ifconfig 和 ip 只显示了网络接口收发数据包的统计信息,但在实际的性能问题中,网络协议栈中的统计信息,我们也必须关注。你可以用 netstat 或者 ss ,来查看套接字、网络栈、网络接口以及路由表的信息。

我个人更推荐,使用 ss 来查询网络的连接信息,因为它比 netstat 提供了更好的性能(速度更快)。

比如,你可以执行下面的命令,查询套接字信息:

netstat 和 ss 的输出也是类似的,都展示了套接字的状态、接收队列、发送队列、本地地址、远端地址、进程 PID 和进程名称等。

其中,接收队列(Recv-Q)和发送队列(Send-Q)需要你特别关注,它们通常应该是 0。当你发现它们不是 0 时,说明有网络包的堆积发生。当然还要注意,在不同套接字状态下,它们的含义不同。

当套接字处于连接状态(Established)时,

当套接字处于监听状态(Listening)时,

所谓全连接,是指服务器收到了客户端的 ACK,完成了 TCP 三次握手,然后就会把这个连接挪到全连接队列中。这些全连接中的套接字,还需要被 accept() 系统调用取走,服务器才可以开始真正处理客户端的请求。

与全连接队列相对应的,还有一个半连接队列。所谓半连接是指还没有完成 TCP 三次握手的连接,连接只进行了一半。服务器收到了客户端的 SYN 包后,就会把这个连接放到半连接队列中,然后再向客户端发送 SYN+ACK 包。

类似的,使用 netstat 或 ss ,也可以查看协议栈的信息:

这些协议栈的统计信息都很直观。ss 只显示已经连接、关闭、孤儿套接字等简要统计,而 netstat 则提供的是更详细的网络协议栈信息。

比如,上面 netstat 的输出示例,就展示了 TCP 协议的主动连接、被动连接、失败重试、发送和接收的分段数量等各种信息。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如何查看系统当前的网络吞吐量和 PPS。在这里,我推荐使用我们的老朋友 sar,在前面的 CPU、内存和 I/O 模块中,我们已经多次用到它。

给 sar 增加 -n 参数就可以查看网络的统计信息,比如网络接口(DEV)、网络接口错误(EDEV)、TCP、UDP、ICMP 等等。执行下面的命令,你就可以得到网络接口统计信息:

这儿输出的指标比较多,我来简单解释下它们的含义。

其中,Bandwidth 可以用 ethtool 来查询,它的单位通常是 Gb/s 或者 Mb/s,不过注意这里小写字母 b ,表示比特而不是字节。我们通常提到的千兆网卡、万兆网卡等,单位也都是比特。如下你可以看到,我的 eth0 网卡就是一个千兆网卡:

其中,Bandwidth 可以用 ethtool 来查询,它的单位通常是 Gb/s 或者 Mb/s,不过注意这里小写字母 b ,表示比特而不是字节。我们通常提到的千兆网卡、万兆网卡等,单位也都是比特。如下你可以看到,我的 eth0 网卡就是一个千兆网卡:

我们通常使用带宽、吞吐量、延时等指标,来衡量网络的性能;相应的,你可以用 ifconfig、netstat、ss、sar、ping 等工具,来查看这些网络的性能指标。

小狗同学问到: 老师,您好 ss —lntp 这个 当session处于listening中 rec-q 确定是 syn的backlog吗?

A: Recv-Q为全连接队列当前使用了多少。 中文资料里这个问题讲得最明白的文章:

看了源码发现,这个地方讲的有问题.关于ss输出中listen状态套接字的Recv-Q表示全连接队列当前使用了多少,也就是全连接队列的当前长度,而Send-Q表示全连接队列的更大长度

关于linux调用网络模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创新互联(cdcxhl.com)提供稳定的云服务器,香港云服务器,BGP云服务器,双线云服务器,高防云服务器,成都云服务器,服务器托管。精选钜惠,欢迎咨询:028-86922220。

文章题目:如何在Linux中调用网络模块?(linux调用网络模块)
文章路径:http://www.csdahua.cn/qtweb/news37/272887.html

网站建设、网络推广公司-快上网,是专注品牌与效果的网站制作,网络营销seo公司;服务项目有等

广告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028-86922220;邮箱:631063699@qq.com。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来源: 快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