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和信息化高唱主旋律的时代,IT行业成为当之无愧的朝阳产业,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可谓时代宠儿。他们智商高、年纪轻,在技术的海洋里自由驰骋,却与社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熬夜加班的技术控、宅男、“码农”……透过这些神秘的色彩,让我们走近IT男真实的人生……
[[134419]]
文科毕业的曹志伟如今是软件测试工程师
王海坤不到5年时间已经换过三家公司
唐杰是南京华为的一名开发工程师
我是做软件的而不是修电脑的
说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时间,但每周至少有三天都在加班;大多数人用来上网娱乐的计算机,他们敲打出的是不同的语言;被打上许多标签,却一直都是神秘又沉默的群体……IT男,作为中国互联网时代孕育出的人群,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IT男分好多种,我们就是人们常说的‘程序猿’、‘码农’。”唐杰(化名)是南京华为的一名开发工程师,职位名称听起来“高大上”,每天的工作内容是编写一些具体的代码。不过,刚工作时,他经常遇到的问题却是,“听说你是做IT的啊,那帮我看看电脑出什么毛病了?”
这几乎是每个IT男都会遇到的误解。“我是做软件的而不是修电脑的。”一提起这件事,唐杰脱口而出这句经典名言,“这句话不是我说的,但我觉得很有 道理。”他颇为无奈地表示,“其实关于电脑的问题大多是硬件方面的,而我是做软件的,很多具体的情况也无法很专业地解决,只能提供一个大概的方向。”
后来,向他要求修电脑、推荐电脑的少了,但由于唐杰在华为,大多数人都知道华为手机,所以大家也以为他是做手机的,这让唐杰更加哭笑不得,“IT公司的业务非常广泛,手机只是我们公司展示出来的一个产品,我做的和手机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大多数人并不清楚。”
不过,由于工作涉及一些核心技术的开发,唐杰也确实无法解释清楚自己的工作:“工作的地方有保密规定,只能员工出入,其实挺像网吧的,都是大长条的 桌子,每个人面前一台显示器。”虽然“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也无须解释”,但IT男有时也喜欢自嘲,“我就对我妈说,我是敲键盘的,但敲出来的不是字, 是程序。”
职业难以被理解,IT男们还能开开玩笑,相比之下,不时见诸报端的IT男猝死的新闻,则是个相当沉重的话题。对于这些悲剧,唐杰也觉得非常可惜, “我们这一行压力确实比较大,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所以中午休息的一个小时大家基本都在睡觉,单位每到下午4点都会放音乐让我们做广播体操,也设有心理辅 导室。”唐杰说,猝死毕竟还是比较极端的个例,最常见的职业病是颈椎病,每次体检很多人都有问题,“因为总是伸长脖子看显示器。”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IT男是刻板的“代称”: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的途中!作为行业内数一数二的企业,华为的“加班文化”也尤为著名。许多求职网 站、学校论坛上,咨询“华为是不是加班很多”的帖子不在少数,一些过来人讲述的“每周一、二、四固定加班,每个月的最后一周周六加班”等规定,也确实吓倒 了不少人。
“加班确实是这一行的普遍特点,但也不是像有的说法那样夸张。”唐杰觉得,加班主要是因为IT业发展迅速,有些客户要求的项目必须赶在一定时间内完 成,否则日新月异的变化跟不上。“有一次报表开发赶一个时间点,问题又多,我们整个组吃过晚饭都熬夜加班,一晚上把东西赶出来,连续30多个小时没有休 息。”这是唐杰工作4年来印象最深的一次加班,但他说,也就这一次感觉真的很辛苦很辛苦,不过也很有成就感。平常一周也会有两到三次的加班,加到晚上八九 点,“这也是看个人,你事情没做完总不能提前走吧。”唐杰说。
可能是因为经常要加班等工作性质,让不少人将生活中的IT男与“剩男”和“经济适用男”画上了等号。世纪佳缘网就通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 都、重庆、天津、大连、南京、西安、长沙等11个大城市1438万名会员的数据分析,得出“从职业分类来看,有10%的单身男性从事IT行业,位居所有职 业排名的第二位”的结论。同时,由于IT男的收入一般都还不错,再加上理工科一般给人以认真稳重的感觉,也让IT男在相亲市场上颇为抢手。
谈到这个话题,27岁的唐杰有些不好意思,单身的他确实有很多人介绍相亲对象,但至今还未能顺利“脱光”。由于理工科的环境,他从高中以来接触到的 女生就比较少,工作单位的女生就更少了。“圈子还是比较小,男生占据绝对优势。”唐杰估算,自己的部门二百多人,女生比例大概是10%,他所在的组里有十 几个男生,只有两个女生,“和别的职业比,我们所处的环境还是相对单纯的,所以对有些人情世故不是特别熟悉。”唐杰觉得IT男大多数确实很宅,要么宅单位 要么宅家,“再加上不时要加班,比较忙,而一开始和女孩子谈的时候,总是要多陪陪她,但我一周只能抽出一次空,花的时间不够吧。”
从唐杰淡淡的语气中,隐约可以猜想出那些“无疾而终”的故事。不过出于对职业的热爱与自豪,他还是将事业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他并不担心不被了解,却不希望这份职业被误读。唐杰乐观地表示,“码农”的辛苦付出一定会得到收获,“程序猿”总有一天会进化成社会精英。
#p#
从文科生到理工男的“变形记”
文科毕业,如今却成了一名软件测试工程师,曹志伟的“跨界”经历,让34岁的他在朋友圈里成了“传奇”。
2008,是北京奥运年。对曹志伟来说,这一年也是他的人生转折之年。那年之前,他辗转镇江、南京等地,干过广告、网站编辑、营销等多个岗位,虽然离老家东台不远,但始终感觉找不到归宿。
在南京一家物资网干了三年网站编辑,这是曹志伟进入IT界之前干得最久的一份工作。但正是这份工作,让他彻底打定了转行的决心。“真的没意思。‘骚 扰电话’你知道吧?当年我就是干这个的!”回忆起当年的那段经历,曹志伟至今觉得不堪回首,“网站不算大,每天的编辑工作就是更新一下网页,很简单就完成 了。关键是单位还给我们分派了电话营销的任务。营销,说起来好听,其实就是打电话给客户,问他是否需要购买我们的产品。每天的任务就是查电话本,一个个打 过去,没劲极了。”
客观来说,这种电话营销算不上“骚扰电话”。但在当时20多岁的曹志伟看来,他可不想让自己的青春就这样在电话中沉沦。一次午休,他在上网的时候无 意看到了某电脑学校的招生广告,学制一年,周末上课,毕业后能拿到一张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证书。尽管工作干得没劲,但曹志伟当时也算是互联网人士,他觉得这 个领域的发展空间还是蛮大的。再加上只是周末上课,并不耽误平时的工作,他就抱着“技多不压身”的态度,走上了“跨界”的道路。
每个周末,都是从早上到晚上课,曹志伟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就这样坚持了一年,他终于拿到了证书,“我当时就想,趁着年轻多学点东西。哪怕学出来 不跳槽,多充实一点自己,总是好的。”但这个证书,就像一块敲门砖,帮曹志伟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门。“当时正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阶段,很多企业都缺人,就 会去这个学校招聘。”曹志伟说,“我也是正好赶上了这一波,刚拿到证书就应聘成功了。”
尽管在原单位已经做到了部门副经理,但互联网巨大的“蛋糕”诱惑,还是让曹志伟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2008年元旦,曹志伟进入了一家给华为做外包的软件公司。全新的领域,让曹志伟开始了他的“变形记”。
“大学时我们也玩电脑,游戏、软件都接触过,但这些东西和工作比起来,完全不搭界。”曹志伟回忆说,“不过还好,软件测试在当时还算是新兴职业,门 槛并不高。尽管我是半路出家,但也能干起来。而且,我们有不少同事都是转行来的。有学地理的、体育的、音乐的,虽然加班比较多,但大家聊各自的经历,还蛮 能解闷的。”
巨大的人才缺口,让每一个IT人士都有站在风口的感觉。在这家小公司干了不到半年,曹志伟就因为良好的工作表现,被华为指定为技术支持,负责软件的 现场安装、测试。协助华为的项目没多久,曹志伟又接到了业内另一巨头中兴通讯抛来的绣球。2008年,正是3G在国内大批上马的关键之年,而曹志伟的简历 一直在网上挂着,就这样,他进入了中兴,就此开始了走在技术尖端的工作生涯。
“软件测试,顾名思义,就是帮用户提前测试软件,排雷的。”说起自己的工作,曹志伟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工作虽然辛苦,但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你想 啊,大家都在用3G的时候,我们已经在测试4G的项目了,现在4G普及了,我们又向5G进军了。简单来说,我们就是通过测试设计,搭一个环境,然后再测试 执行,看看设计的软件能否顺利运行。如果有什么故障,提前帮用户排除,确保大家用到的时候能少一点问题。”
曹志伟是个球迷,所以他把自己的工作形容为守门员——“最后一道关卡”。他说,“产品在面世投入商用之前,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测试。这就是我们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兼容性测试等。确保产品没有问题,可以更好地服务用户。”
“说了这么多,那到底有什么我们用的软件是你们开发的呢?”或许是听多了类似的提问,曹志伟笑了笑说,“软件分很多种,大家平时在电脑、手机中用的 这些属于应用软件范畴,我们做的是‘幕后工作’,负责的是通讯设备软件,一般用户不会直接面对,但实际上只要使用手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关系。”或许是怕 记者不理解,他拿起手机介绍道,“你看啊,这个叫‘数据’的开关是控制手机数据流量的,在没有无线网络,需要通过移动网络上网时,就需要点亮这个开关。在 一般人看来,需要做的只是按一下开关。但我们做的工作,则是开关点亮之后的一系列运算,手机与设备之间如何发生交互,怎样才能搜索到基站,从而让手机可以 上网。这些工作虽然看不到,但却很重要。”
“成就感”是曹志伟常说的一个词。中兴通讯的合作伙伴遍布全球,每次当曹志伟和他的团队帮运营商完成一次软件升级,想到数以亿计的用户将得到更好的服务,他就觉得很开心。
IT行业的技术发展非常快,夸张点说,今天领先的技术可能明天就OUT了。正因如此,曹志伟觉得工作中充满了挑战,“或许这就是理工科不同于文科所在吧,永远要跟着技术的发展跑步前进。追逐的经历,让我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挺好。”
#p#
沉浸在云存储中“不可自拔”
王海坤眯缝着眼睛,满脸稚气,不时羞涩地笑笑,有一句没一句地回答着提问。他似乎还沉浸在电脑数据的汪洋大海之中“不可自拔”,而外界已经与他没有 什么关系了。这个1987年出生的大男孩,2010年从东大电子科技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IT行业,不到5年时间已经换过三家公司,每一次跳槽都意味着一 个项目的完成,也意味着他需要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描画自己的人生图景。
他应聘的第一家公司,主要业务是网络优化。那年是“3G元年”,他和几个同事的任务是测试手机信号,每天开着车,漫无边际地在城市各个角落乱 “窜”,随时随地检测着信号,并根据情况提出修改建议,“每天要这样工作七八个小时,虽然技术含量并不大,但工作比较繁琐单调。”除此之外,从事这项工作 还需要长时间出差,“在北京呆了一个月,在南通呆了两个月,一开始还比较新鲜,不过,时间一长就不太耐烦了!”
一年后,王海坤跳槽到了另一家名叫云窗的公司,主要从事“大数据存储”软件开发,这是近几年最流行的计算机技术,他们主要进行手机话单信息处理项 目,“大数据存储技术,还有很多空白,为了公司的这个项目,我们十几个年轻人集中攻关了半年时间。”在王海坤轻描淡写的描述中,这些似乎都显得“小儿 科”。不过,我们都知道,手机信息每时每刻都是一个惊人的数据,要把这些进行梳理存储,供随时随地提取查询,难度可想而知。王海坤说,“我们为江苏移动、 安徽移动等全国多家公司服务,需要设计优越的方案,不能丢失任何一条数据,并且与各项业务顺利对接,每一个细节都要追求精准、快捷、方便。”
2012年4月,王海坤跳槽到了南京枫火,继续从事大数据存储软件开发,主要为消费网站服务,这与手机信息不同,因为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数据,比如说 分析消费者消费行为信息和搜索日志信息等等,而且涉及到全国很多省份、很多层面的数据,“虽然信息量并不一定比手机多,但网站系统的数据头绪复杂,要求也 比较多,需要有各种你事先无法预料的处理方式,这就非常费脑筋!”在云窗的时候,老板不提倡加班,每天工作8小时,节奏很饱和。而现在,为了应付这个项 目,不加班肯定不行了,“每周二、四要求加班到晚上八九点钟,偶尔周六也会加半天班。”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数据量呈几何数量级增长,数据库的单机存储和数据处理方式成为瓶颈,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具有代 表性的有hadoop、hbase、spark,将海量数据均匀地分布在多台服务器中,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存储和处理能力,并且可以实时扩展。腾讯、阿里等 最大的集群都有七八千台服务器一起工作。王海坤说,项目刚开始,每天除了睡觉的几个小时,其余时间都泡在电脑前,要做好一个系统,常常需要没日没夜花上半 年时间,好不容易做好了,还要维护、优化等。
“软件开发最难的地方就在架构设计方面,需要全面了解各种需求,设计每一个具体的方案,哪几个模块以及为什么要用这几个模块,再细分每一个模块,就 跟搭积木一样,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想出很多方案,相互对比、测试、设计。”谈起软件设计的具体方面,王海坤的话才流利起来,“不过,每一个环节都会遇到障 碍,熟悉的时候,每天写千把行代码,不熟悉的时候,一天可能就只能写一个代码。”王海坤上大学的时候,学习的信息存储技术是Oracle,而现在最前沿的 则是Hdaoop,为了掌握这项技术,王海坤基本靠自学,“几乎除了睡觉,其余的时间全部花在上面了。”
在IT行业中,跳槽的速度就像计算机的速度一样快,很多软件的开发周期是半年左右,剩下的任务就是维护,或者就转到业务部门,这对“技术控”来说, 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跳槽就成为很自然的选择。当然,伴随着跳槽的速度,也是快速增长的工资,王海坤刚毕业时的工资是2500元,后来就涨到了7000 多。而按照这个行业的行情,往往几年下来就达到了一万多。
干IT这一行,聪明年轻是“标配”,脑子灵、精力足,王海坤说,“除了工作,就是回家睡觉,基本没什么业余爱好。有的同事平时抽时间跑跑步,或者办 张卡去健身房。”干这一行,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经常出差,一年当中短则3个月,长则9个月以上,甚至于整年。这对谈恋爱来说考验非常“严峻”,而对 一些有家庭拖累的人来说则更加“不可承受”。不过,为了工作,大家几乎都接受了这样的安排。因而,IT男谈恋爱往往就像走马灯一样,三天两头相亲,但往往 几分钟的热度,马上就不了了之了。确实,对很多女孩子来说,没有人陪着压马路、看电影、逛公园,这样的恋爱显然太枯燥了。不过,在一些女孩眼里,IT男在 单调的同时则意味着更加“安全”,而且,IT男工作很有技术含量,收入则水涨船高,这些可是“硬通货”!
在人们的印象中,IT人员是刻板的甚至是木讷的,不过,大家相互之间其实有很多的交流,“有时候一个方案,大家一起分析,然后分头做,这种讨论交流 非常重要,有时自己绞尽脑汁没有解决的问题,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王海坤说,在讨论的时候,有时也吵得脸红脖子粗,不过,大家不会绕弯子,更不会留下什 么芥蒂。因为,结论往往一目了然、黑白分明,“因而,同事、同行之间的关系相对来说比较单纯,没有那么多的微妙之处,也没有那么多的复杂之处。”
在父母的支持下,王海坤已经在南京买了一套房子,不过,这对他来说,也就是每天睡几个小时的地方,尽管厨房里有各种各样的厨具,但他从来没有做过 饭,铁锅已经锈蚀得足足有原先几倍厚了。或许,对王海坤来说,有一台上网的电脑就足够了。谈起自己的未来,王海坤信心满满:“我们这一行,一直走在时代前 沿。我们每天都感受到压力,但又有无穷的动力。”
网页名称:IT男的真实人生:总被误认为是修电脑的
本文来源:http://www.csdahua.cn/qtweb/news19/440719.html
网站建设、网络推广公司-快上网,是专注品牌与效果的网站制作,网络营销seo公司;服务项目有等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028-86922220;邮箱:631063699@qq.com。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来源: 快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