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即代码(Infrastructure as Code,IaC),代表软件定义一切时代的升级。
铅山网站制作公司哪家好,找成都创新互联!从网页设计、网站建设、微信开发、APP开发、响应式网站等网站项目制作,到程序开发,运营维护。成都创新互联自2013年起到现在10年的时间,我们拥有了丰富的建站经验和运维经验,来保证我们的工作的顺利进行。专注于网站建设就选成都创新互联。
从x86服务器的系统研发和创新概念角度看,不得不说HPE一直可圈可点。
2007年,HPE最早提出融合基础架构,意在把传统孤立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集成为一体化的平台进行统一管理。随后,作为融合基础架构的下一代,超融合概念开始风靡全球市场。通过软件定义,超融合(HCI)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将服务器与存储功能在单一设备上进行了融合而非简单集成。它不仅成为x86服务器多样化的开端,还养活了创业企业Nutanix登陆纳斯达克。
但是,IT架构未来向何种方向演化?超融合真的能代表未来的IT架构吗?不论是巨头如HPE还是专业企业如Nutanix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
2015年12月,Synergy概念机在HPE's Discover大会上***亮相,当时就以“基础设施即代码”的软件特色被看作下一代融合系统。去年年底,Synergy系统在全球正式商用,今年则被新华三引入中国市场,并将“Composable Infrastructure”赋予“塑合”这样一个全新中文名称,以区别于超融合系统。
也许不久之后市场上的跟随者会大量出现,新系统的名称也会五花八门,但作为面向未来的IT基础架构,关键不仅是看硬件如何灵活搭配,更要看如何继续深化软件定义,做到“基础设施即代码”。
这在市场上至少释放了两个信号:
***,从软件定义这个角度看,云化当然是整个数据中心的大势所趋,而具体到一个机架或是一组刀片,硬件系统的可组合仅仅是物理资源灵活调配的“可视”维度,“基础设施即代码”才是一种物理资源可“流动”的新维度。
第二,既然软件定义作为核心竞争力越来越重要,未来的IT基础架构不论是“超融合”、“塑合”还是什么其他名称,都可能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软件/云企业加入市场竞争。当然,这种“加入”是多层级的,也许作为独立品牌竞争,也许被硬件企业收购后作为其他品牌出现。
1. “塑合”的如意算盘
再来看看,塑合型基础架构Synergy对于全球的HPE和中国市场上的新华三意味着什么?
自分立以来,HPE动作频频出镜:
应该说,HPE战略调整后将精力放在了私有云和混合云上。根据IDC最近的全球基础设施预测估计,到2020年,公有云基础设施将以1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私有云预计为11%,而传统IT只有2%。这意味着HPE如果能在私有云领域乘胜追击,拿下企业建造下一代数据中心的订单,同样也能享受云计算红利。
在超融合领域,Forrester估计这个市场年营收约为15亿美元。虽然HPE通过收购Simplivity一跃成为***的超融合基础架构主流供应商,但在超融合的“快速成熟期”和“稳定获利期”,又立起了Synergy“塑合”的大旗。合理的解释是:
HPE希望***下一代基础架构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HPE称之为“塑合”的系统。因为,“塑合”代表着更远的未来。
超融合通常打包提供一组预编译的服务器、网络和存储组件,让用户不再分开购买这些组件并自行配置。它往往以控制基础设施资源的软件或软硬件组合的形式销售,被用作虚拟桌面基础架构,或者作为VM“自动售货机”为用户提供虚拟基础设施。
Synergy塑合型基础架构则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计算、存储和网络流动资源池,基础设施平台具备软件定义的智能,对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API。其中,API可以向下实现100%的基础设施可编程性,也就是达到“基础设施即代码”的服务水平。
它允许软件开发者直接调用硬件资源,包括很方便地实现裸机资源的云化。最能显现这种模式优点的工作负载包括,需要大量CPU资源的计算重型应用,以及频繁访问内存的读写操作。因此,它既可以支持传统应用也可以作为超融合设备支持云原生应用。
而超融合的优势和短板都关乎“虚拟化”。因为预置虚拟机模板,捆绑硬件资源而保证固定的节点资源,它更多地胜任虚拟化平台的部署,而不能兼顾没有虚拟化的应用;对虚拟化节点的管理得心应手,但对物理节点的管理无能为力。
但对于软件环境复杂的企业而言,他们既有传统应用也有云原生应用,两者对于硬件平台与应用平台的需求完全不同,这时Synergy由于可以同时“塑合”物理节点和虚拟节点便可迎刃而解。当然,用户也可以将Synergy作为超融合系统只管理虚拟节点,因此,Synergy塑合型基础架构更接近云化的理念。据悉,用户工作负载上线的时间以秒计,将整个IT基础架构中的全部计算资源上线的时间以分钟计,甚至用户可以采用“opex”模式购买,按使用付费。
2. 软件定义是关键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融合基础架构的竞争,那就是要想从Nutanix、HPE和Dell EMC (VxRail)等主要供应商手里抢走市场份额并非易事。因此,使用商品化组件而非专有硬件的“塑合”系统充满吸引力。思科和英特尔已经行动起来,对外公布了类似的可组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不过在软件定义一切的时代,任何硬件优势并不牢固,快则数月,慢则一年,新型硬件组合都会被大量复制。因此,如果将“塑合”看作未来IT基础架构的主流发展方向的话,“基础设施即代码”的软件能力才是关键。
核心功能是遵循无状态计算的理念,把硬件认证、固件更新、自检、OS安装、存储配置等一系列部署和上线应用所需的前提工作全部抽象成为可被管理的代码,生成可执行的操作手册,执行代码即可把关键的与服务器、网络、存储相关的所有信息自动部署到所需要的计算节点上,同时用一行代码调用的方式就可以在一组设备上部署应用,适应不同的工作负载,满足差异化的需求。
这种模式抽取了物理硬件所具备的独特个性,以及预制物理硬件相关的软件特性、网络连接性及其他的存储能力特性,将它们打造成一个可实施手册,完全用代码来实现应用系统的快速部署。
也许对于超融合已经熟悉的中国用户***次看到“塑合”仍然难于理解,但无论名称如何,判断是否符合下一代基础架构主流方向,就看系统是否进一步“软化”即可以实现“基础设施即代码”。
这在Synergy上表现为:
那么,什么是下一代IT基础架构?在软件定义一切的时代,“基础设施即代码”才是关键,这意味着系统对于应用能够实现“秒级供给”。
【本文为专栏作者“陈翔”原创稿件,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戳这里,看该作者更多好文
标题名称:超融合or塑合?关键是“基础设施即代码“
文章链接:http://www.csdahua.cn/qtweb/news11/174511.html
网站建设、网络推广公司-快上网,是专注品牌与效果的网站制作,网络营销seo公司;服务项目有等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028-86922220;邮箱:631063699@qq.com。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来源: 快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