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的做好用户运营

2021-04-08    分类: 网站建设

如何从0到1做好用户运营

一:用户的定义与分类

1.用户的定义

用户就是指某一种技术、产品、服务的使用者,使用某种产品的人。(虽然定义非常简单,但越是简单的概念,就越要弄清楚它的含义,这里的关键词是使用某种产品的人。)

2.用户的分类

按照重要性来分类,可以分为三种:用户、目标用户、核心用户。

用户是使用某种产品的人。

目标用户是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潜在使用对象。

核心用户是产品最为核心的目标用户群体。

举个例子,现在有些大学生分期的应用特别火,所以使用这个分期服务的人,就属于他们用户的界定。他们的目标用户就是大学生。在大学里面有网购以及消耗大宗商品需求的学生,就是核心用户。(因为一些没有消费能力,或者不太愿意网购的学生,是不会使用他们的产品的。)

既然说到了目标用户,就不得不谈一下种子用户,目标用户和种子用户主要区别有三个。

1.是否已经使用产品。使用你产品的人就是你的种子用户。

2.是否给予产品反馈意见。种子用户愿意持续给产品提一些意见,帮助制作产品,但是目标用户就不一 定会给出反馈意见了。

3.是否愿意分享和传播产品。种子用户能够帮助产品更好的传播,愿意向身边的社交圈去介绍你的产品。但是目标用户可能用完就用完了,不会有分享传播这个环节。

从这三个区别来看,目标用户其实是一些会使用产品的群体,但种子用户群体,更核心的是会持续帮产品提出意见,并且愿意分享和传播。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做产品的时候,都希望在产品初期,争取一些种子用户的原因。

按照活跃度来分类,可以分为三种,活跃用户、流失用户、留存用户。

活跃用户是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个产品或服务有过任意行为的用户,按时间维度区分的话,包括日活(dau),周活(wau)和月活(mau),这就是一个活跃用户的定义。

流失用户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再打开产品或服务的用户,有30天、60天,90天的界定,如果过了这么长时间后,这个用户再也没回来,我们就可以判断为这个用户已经流失了。流失用户也是跟着产品特性进行分类的,社交类应用的期限比较短,但一些低频应用的间隔时间可以能会比较长一些。

留存用户是用户自某时间开始使用,在一段时间之后仍在使用应用的。留存用户其实是相对流失用户而言的一个概念,用户在使用产品之后,过了很久很久之后,又使用我们的产品,说明他不是特别活跃,但其实这就是留存用户,如果留存用户特别多,我们就要想一些方法,将他们转化为活跃用户。

其实除了这三种之外还有一种用户,属于召回用户,也是一个转化的问题,用户流失之后召回,有可能转化为活跃用户,也有可能继续流失,然后可能再也召回不了了,还可能召回之后不是特别活跃。

按照转化来分类,可以分为两种:用户、客户。

用户是使用产品的人。客户是愿意为产品的各种增值服务付费的用户。

举个例子,我们用 qq,就是腾讯的用户,但是如果我们愿意购买qq会员等,就算是腾讯的客户了。

这个概念非常重要,互联网思维里面有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是否能够去免费获取更多的用户。在海量用户基础上,通过免费把用户吸引过来,再推出一些增值服务,用户为了更好的产品体验,就会去使用增值服务。这就是互联网思维里面常用的一个免费的玩法。通过这个方法能够更好的去记录用户数量。

比如说现在很多平台的分享,首先通过一些免费的公开课,去吸引用户听讲,如果用户觉得还不错想继续学习的话,后续可能就是些付费的课程了,这是同样的一个概念。

产品运营的定义


产品运营是一个统称,而不是一个分类。

目前来说不同的人对于产品定义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张亮老师的定义是,“我认为一切能够进行产品推广、促进用户使用、提高用户认知的手段都是运营。”章鱼怕黑老师说,“产品运营就是基于互联网产品,以最低的预算、最优的路径、高效的执行、最有效的手段吸引大批忠实用户,建立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壁垒,最终获得产品市场成功的过程。”

以上的说法都有道理,只是出发角度不一样,有的是从运营的价值出发,有的是从互联网与传统运营的区别出发,有的是从运营的作用出发,每一个定义都能够引发大家打开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到底什么是运营?一切与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息息相关,以用户为核心的,通过人为干预的工作,统称为运营。、我们能够发现产品运营往往围绕三个元素,产品、用户和运营手段,这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说没有产品运营,基本就是空中楼阁,根本谈不上是运营,没有运营手段干预的运营,产品很难去发展壮大。如果说没有用户去使用产品,那么产品就没有任何意义。这三个目标是一个稳定的三角关系,撑起了产品,运营手段和用户三者的一个良性循环发展。

比如拿兑吧的活动来说,其实它更多是一个运营,兑吧组织一个运营分享课程,要求很多老师和大家做一些交流,更多是从一个现场活动的角度出发,但是如果做一个更深的含义了解,比如说通过活动召集用户,后续对用户有一些互动和福利,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它就是用户运营。

二、快速了解用户的5个方法

作为一个用户运营或者运营而言,了解用户是非常基础和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关于快速了解用户,有五个方法。

做好用户沟通。

多方式。一对一、群聊、深度访谈,用不同的方式和深度去跟用户沟通。

高频率。随时与用户交流,密切保持联系,这样才能更加了解用户内心真正的需求和想法。

俗话说,坚定则明,偏信则暗。除了跟用户进行交流之外,还可以尝试了解一下竞品的用户诉求,常规做法就是,偷偷潜入竞品的一些用户交流群,或者竞品的用户吸引点在什么地方,用户对竞品的哪些功能特别喜欢,以及他们对竞品的看法等。因为往往用户在自己产品的用户群里面,并不会透露他们真实的想法,但是在别的平台,用户可能会更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个真实意愿。

进行数据分析。

产品数据分析,了解用户的喜好和属性。

比如今日头条,它是一个媒体资源平台,我们通过对它的阅读转化分享进行分析,可以知道什么样的用户和内容,在这个平台是可以吃香的。对24小时内用户活跃度和不同内容的关联分析,可以看出在什么时间段和内容,更讨用户的喜欢。

问卷调研,对用户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了解用户特点。

关键点在于样本数量要大,覆盖层次要全,包含平台不同层次类别的用户。

了解用户画像

用户调研采集。通过对用户数据的采集、建模、设置标签等分析,完成用户画像收集。

行业数据分析网站。比如百度指数,阿里指数等工具进行用户人群属性划分。比如在百度输入“今日头条”,可以看到关于它的一些网页基本属性,性别、比例、年龄等分布,从而得到数据做为参考。

解读行业报告

通过行业报告解读,了解用户共性特征。有一些发布行业报告的网站,易观大数据分析、企鹅智库等,这些行业报告覆盖行业面广,包括游戏行业、视频行业,新媒体行业等,也有新兴或者传统行业,还有一些不同年龄群用户的一些特点分析。

看这些行业报告还有一个好处,它能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全域的视野,快速了解行业内用户的一般特征。其实做运营,越是做到最后,更多是拼运营人的格局和视野。同样一个问题,普通人可能端对端去解决问题,但作为一个高级或者资深运营,可能会站在更高角度和系统的去解决问题,或者用行业内的案例来佐证,这样对于大家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深入模仿用户

模拟用户,去体验产品的各项功能,从而模仿用户的心理感受,了解用户的真正诉求。

有一个笑话,说一个神经病在神经病院里,经常以为自己是一个蘑菇,然后总是自己举一把伞,蹲在墙角,不好好吃饭,也不好好睡觉,医生护士无法把他叫回来。有一天,有个医生也举了一把伞和他一起蹲了很长时间。突然有一天这个神经病突然站起来,把医生的伞拆掉说,你都发芽了还在这里长,你真是个笨蛋蘑菇。通过这个笑话可以看到,去模仿用户的心理感受,了解用户真实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三、拉新用户的16个方法

8个免费方法

应用商店首发推荐

创业媒体报道/记者专访

创始人站台推荐

熟人传播

百度搜索制作(制作)

社交媒体运营

资源互换

内测用户社群

8个付费方法

活动策划

发布会

付费广告

kol推荐

软文推广

应用刷榜/aso

垂直论坛

线下地推

四、促活留存用户的运营思路

促活留存主要分为三步:

找出用户流失原因。可以通过调研的方式,包括问卷、访谈等形式跟用户去交流,看看他们到底是如何从产品上流失的。

修复流失问题。痛点需求没找准?产品bug多、体验差?设计风格不好看?不符合用户使用习惯?

消息通知用户。找到这些问题并且通知用户已经做了制作,然后观察转化效果,如果转化效果不佳,可以进行更多一些尝试和摸索。

促活留存用户的运营方法:

适时提醒用户。产品更新或者有活动上线,记得用站内信等方式引导用户回到产品。

用户分层运营。根据用户属性和产品数据表现,进行用户的分层,得出个性化的运营和分层。给予不同用户精准信息的推送,从而促进用户留存。

用户成长体系。根据用户的表现,让他通过一些行为获得相应的积分,建立有效的用户积分体系,通过等级晋升去促进用户活跃。

优质内容沉淀。

社交关系沉淀。它满足了人性的需求,促进了用户流程活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产品,都想做一个社交的原因。

加强kol运营。kol是指意见领袖,通过持续放大他们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用户。比如微博,如果没有这些段子手、网络营销大号,整个平台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很多时候用户就是想看到这些段子手创造的一些精神内容,所以kol的运营就显得非常重要。

新闻名称:从0到1的做好用户运营
文章路径:https://www.cdcxhl.com/news/106669.html

成都网站建设公司_创新互联,为您提供网站设计自适应网站品牌网站设计Google企业建站电子商务

广告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028-86922220;邮箱:631063699@qq.com。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来源: 创新互联

营销型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