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将迎来更大创新空间

2021-02-26    分类: 网站建设

杨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较大冲击,也加速了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这其中既包含顺应趋势的变革,也有过渡期不成熟的尝试。疫情结束后,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金融科技将迎来更多创新空间。本文认为,在促进我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中,监管部门应积极构建支持金融科技与数字化转型的监管协调机制,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目标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相容的机制,从而避免内部竞争造成的阻碍。

金融科技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从金融电子化、金融信息化、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到金融数字化的变革历程看,其本质是通过金融业的“基因优化”全面改善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从供给侧看,技术快速迭代、市场竞争加剧、监管思路转变,共同推动了金融数字化进程;而从需求侧看,当数字化引起产业与分工模式、企业与消费者偏好发生重大变化时,与之相应的金融服务也必然因需求而变。客观来看,技术演进深刻地改变着金融运行的模式,整个现代金融业历程就是一部科技发展史。

20世纪60年代半导体、微处理器的发展,伴随着电子数据替代人工记账,信用卡产业逐渐开始腾飞;70年代的中央处理机,带来系统批量处理和整夜连续运作,促使SWIFT等金融通信服务快速发展;80年代的终端机、个人电脑,推动银行业务远程化和自动化,进而ATM机不断普及;90年代的局域网、因特网,先是开启数据中心、公司内网时代,进而实现数据全球共享、推动跨国机构发展;21世纪初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创建了手机数据及客户互动的新载体,推动了数字银行变革;近10年来的移动设备普及,促使移动支付、移动银行随之而来;最近几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快速迭代,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日益复杂,二者叠加迸发出巨大生命力。

由此看,当前金融数字化转型正面临重要历史转折点,我们既要避免重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覆辙,又需直面机遇和挑战,在2019年央行“金融科技三年规划”的引领下,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健康、持续地发展。

“抗疫”驱动金融科技创新探索

进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较大冲击,也对开放金融的服务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综合来看,未来经济金融体系或许呈现几方面的变革趋势。

一是在疫情之下,我国从经济、社会、金融层面,更加重视数据信息的优化、标准化;运用大数据方法解决信息不对称,为数字化时代奠定重要的生产要素积累。二是疫情的压力给客户端带来了新的冲击与影响,催生了一批积极拥抱数字经济的新客户,值得我们未来继续关注。三是金融业机构在疫情压力下,更加重视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拥抱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产品与服务的线上化、移动化、智能化。四是科技助力金融更好地服务受疫情影响的实体企业,在特殊环境下经受了实战考验。五是从经济社会层面来说,新技术难以“单兵突进”,离不开制度规则、文化伦理等方面。

进一步聚焦金融业在“抗疫”过程中的数字化探索,可以看到既有顺应长期趋势的变革,也有过渡期的不成熟尝试,还有需理性看待、避免夸大的地方。

一是“抗疫”促使非接触、零接触的金融服务受到高度重视,尤其对金融机构供给和客户需求两端带来深远影响。在疫情影响下,原有对线上服务偏好较低的客户,如个人客户的中老年、部分高净值人群,以及众多企业客户,都对数字化、非接触金融服务变得更加适应。

二是针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有所提升。据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数字信贷发展水平每增长1%,疫情对经营的冲击将减少2.57%。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突破技术瓶颈,发展数字信贷,疫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力有望降低。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中小微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并非仅靠融资能够解决,金融科技在其中也“独木难支”,更需多方着力和政策配合。

三是加强了金融服务供给的多渠道、多视角协同。过去金融机构纷纷着眼金融科技,但大量是“跑马圈地”和低效布局,不同部门、渠道缺乏协同。而在疫情的压力下,面向客户的多元服务的协同能力也遭受了考验,促使金融机构真正实现转变。

四是更重视B端的金融业务,尤其是基于供应链、贸易链、产业链的产融结合式创新。多数金融机构都努力运用大数据和新技术来缓解原有“短板”,并且积极进行平台模式的合作,寻找B端好场景。当然,也有一些“新瓶装旧酒”的现象,以供应链金融为例,有许多难点并非仅靠数字化、线上化就能解决。

五是全新的风控压力。对许多线上业务与金融科技积累较少的银行来说,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而当金融机构试图服务那些数字化程度较低的传统行业时,金融科技也变得“束手束脚”。

六是金融机构自身的数字化能力提升。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地开发线上产品,而是对金融机构战略管理、经营文化的全面革新,以及内部治理、组织架构、人才能力的再造。

七是非融资性服务加快拥抱新技术,包括B端支付服务、风险管理、投资与财富管理等。

监管与机制着眼长远

在“抗疫”过程中,监管部门也有一系列重要举措,有效提升了“非接触式金融服务”的动力与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短期与中长期挑战。

例如,2月1日央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要求确保全国范围内支付清算通畅运行,加大电子支付服务保障力度;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采用远程视频、电话等方式办理商户准入审核和日常巡检,通过交易监测强化风险防控。

再如,《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要积极推广线上业务,强化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小程序等电子渠道服务管理和保障,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提供安全便捷的“在家”金融服务。在政策支持和现实压力下,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最近一段时间,各银行机构线上业务的服务替代率平均水平达到96%。

在实践中,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银行可在有效防控风险、准确识别客户身份和开户意愿的前提下,探索综合运用远程视频、人脸识别、电子证照、企业信息联网核查和大数据分析等安全有效方式,通过电子渠道为单位办理开户、变更等账户业务。但疫情结束后,银行仍需及时联系客户补齐相关手续。由此来看,虽然许多政策属于短期措施,但却为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压力测试”和实验场景。

疫情结束后,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相信金融科技将迎来更多创新空间。可以预计,在长期趋势与短期疫情的影响下,开放式金融、金融数字化、金融科技等将成为金融行业未来几年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词”。

当然,从长远来看,疫情只是推动金融科技演进的“催化剂”之一,在促进我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许多难点,需要通过机制、理念优化来有效应对。

一是如何构建支持金融科技与数字化转型的监管协调机制。如当前热议的“开放银行”,核心在于把银行的核心能力与数字化时代的开放协作有效结合,代表了数字化转型的高级阶段。但是其在实践中能否成功,关键还是在于自上而下的监管规则能否适应和支持,更取决于不同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

二是如何实施差异化的金融科技发展策略。机构数字化转型虽然是大势所趋,但并不能作为金融业的普遍运动,尤其在我国,金融机构所处区域、自身特征、主要优势与短板千差万别,大机构、中等机构、小机构的发展路径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机构需要清醒认识自己在数字化大潮中的定位和目标,有时反而需要降低预期,先转变理念、做好管理、巩固既有业务优势。

三是如何确定机构内部持续推动的动力机制。长期以来,在走向信息化、数字化的转型中,机构内部始终面临不同部门、不同组织之间的竞争关系,有时能够提高最终竞争效率,有时则成为改革与发展的阻碍。向开放金融转型不能只靠目标和理想,还需要真正从内部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相容的机制。

四是如何避免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被滥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凡是被滥用的改革与创新,最终效果往往会南辕北辙。开放金融转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是也并不能“包治百病”,更需要理性看待和把握。同时,也不应该把现有金融机构遇到的问题、改革的选择,都套到数字化转型身上。

分享名称:金融科技将迎来更大创新空间
网页路径:https://www.cdcxhl.com/news/103148.html

成都网站建设公司_创新互联,为您提供域名注册移动网站建设网页设计公司网站排名云服务器虚拟主机

广告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028-86922220;邮箱:631063699@qq.com。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来源: 创新互联

网站建设网站维护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