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8 分类: 网站建设
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总会产生一种自相矛盾的想法,比如,一方面是越来越智能的机器人不断出现,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智能机器人可能带来的隐患的猜忌。
于是这种焦虑也就体现在了诸多电影作品中,比如《人工智能》《机器管家》《终结者》《剪刀手爱德华》等等,这些影片中,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相处总是有种微妙的感觉,若即若离,却也能稍微相处融洽,只是,这种跨越物种的相处,难免会感到膈应。
这里我把人类和机器人说成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因为,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归类机器人,暂且把它单领成一个物种吧。
在我个人印象中,对于机器人发展产生重大反思的电影,应该是当属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电影《我,机器人》。
上映于2004年,根据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同名原著改编,如果,你要是看过原著再去看这部电影,那你就会发现,电影中除了基本框架结构相似之外,很多地方都做了处理,而且,这也是为了符合电影市场所做的改变,不过,其中所折射出的内涵,却是值得思考的。
究竟未来的机器人会不会因为自我进化,而主宰地球呢?而人类的控制,对于机器人来说,是不是真的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呢?
《我,机器人》还有两个有趣的翻译名字,香港版本的叫做《智能叛变》,而台湾版本的叫做《机械公敌》,但是,我总觉得,《我,机器人》这个名字恰到好处。
故事设定在未来2035年的芝加哥。
在电影中,机器人桑尼和人类戴尔的关系是从敌人到朋友的,而对于戴尔来说,半只手臂的机械化,使得他也拥有了机器人的一部分,对于机器人的思考,从原先的敌对,质疑,到最后的和好,只是,这种和好,貌似还是带着一丢丢忧虑。
到底,戴尔是站在人类的一边,还是机器人的一边,而机器人桑尼,到底是真的帮助人类,还是最终选择推翻人类,这种矛盾与复杂的尖锐问题,导演在电影中是提了出来的,可是,他并没有完全的解决,而我和机器人之间,到底我成了机器人?还是机器人取代了我?
所以,《我,机器人》这个标题,本身就带有思辨意义的。
因为一次事故,冰冷的机器人选择了营救生还几率更大的戴尔,而让另一个生还只有百分之十一的小女孩葬身海底,从此,戴尔对于机器人很是排斥,因为,如果换做人类,他是有感情的,而不是通过冰冷的数据来选择去营救哪个人?
开篇第一场戏,戴尔当街抓到一个拿着包快速奔跑的机器人,戴尔怀疑这个机器人是小偷,其实,它只是去给主人拿急救药而已,从这里便交代了戴尔和机器人之间的积怨。
机器人创造者朗宁博士在公司内突然自杀,这起事故引起了戴尔的注意,戴尔坚信,朗宁的死肯定是机器人干的。
调查随之展开。
电影中对机器人设定了它们必须遵守三大定律,是万万不能破坏,而这三大定律的存在,也让人类坚信,机器人是不会背叛人类的,况且,每次的事故发生后都会将机器人打回原厂重新维修,或者直接毁灭。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很早以前春晚的一个小品《机器人趣话》,这可能是我最早接触的中国人对于机器人和人类之间的探讨,虽然,整个小品被其中幽默的台词所覆盖,但是,从中反应出的问题却是值得思考的。
万一,机器人真的失控了,人类还能进行自我防御吗?
《我,机器人》这电影中,出现了机器人对抗人类的画面,而人类的的确确是处于弱势群体,即使有武器作为后盾,可是,冰冷的机器人依靠着灵巧的动作和毫无痛感的躯体,轻松的便可将制服人类。
密密麻麻的机器人爬上大楼时,作为观影的我,有种很强烈的恐惧感,倘若现实生活中,真的发生机器人起义的事情,我手无寸铁的恐怕只有躺下来等死的份吧。
其实,《我,机器人》给出的答案是具有开放性的,作为幕后黑手的维基智能人,最后被戴尔毁灭了,可是,已经得到进化的桑尼却没有,即使,它和戴尔成了朋友,可是,当桑尼站在山丘处,底下是无数抬起头望去的机器人时,颇有一种起义前夕的感觉。
难道,桑尼的再次进化,不会对人类进行反抗吗?
这就不得而知,但是,整部电影虽然偏向商业化,可是,却也能看出其中的某种思考,这种思考,在2004年的时候,科技尚不发达,还是粗略的,可如果放在15年后的今天,我们是不是应该冒个冷汗呢?
与大获成功的《黑客帝国》系列相比,《我,机器人》中暗黑以及压抑的元素稍稍少了些,而用轻松的方式表达一种比较深刻的话题,也让受众面更加广泛,可以说老少咸宜。
《黑客帝国》以抗争为主,而《我,机器人》以反思为主。
从主人公戴尔的出场,就已经注定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微妙关系,而戴尔每一次对机器人所表现出的不满,都将这种矛盾推向高潮,即使,与桑尼握手言和,即使摧毁维基,可是,这种对于另一物种的不信任,或许从来没有从戴尔心中抹去。
数据可靠还是情感可靠?
虽然,电影《我,机器人》中,是戴尔摧毁了维基,可是,如果仔细去揣测每个细节,就会发现,是桑尼救了人类,而桑尼,它只是一个机器人,机器人救了人类,这一点还是有点讽刺的。
人类是制造了机器人,可是,机器人的进化完全是自身的行为,而当机器人达到不可控的地步时,它们对于领地意识也会增强,于是,起义爆发。
整部电影中,虽然,也有表现人类自私且自大的一面,只是,重点还是放在机器人身上,除了桑尼,还有维基,他们都是用人类安全作为借口,而进行自我进化,只是,暂时看来,桑尼的进化偏向人类,而维基的进化偏向自己,于是,维基被毁灭了。
可是,事实证明,桑尼才是最可怕的,因为,它摸准了人类才拥有的东西——感情,感情这种东西是可怕的,一旦控制不好,冰冷的机器人极有可能为了存活而大开杀戒。
《我,机器人》这部电影虽然目前看来,在后期处理上面有些明显的漏洞痕迹,但是,即使没有火爆场面作为铺垫,反映出的问题也是值得玩味的。
机器人究竟能不能拥有感情?而拥有感情的机器人我们怎么才能察觉?
04年,对于机器人的反思便开始在电影中体现,只可惜,电影发展到目前,貌似很少再出现这种带有反思性质的电影了。
好莱坞老生常谈的话题,便是某个物种侵略地球,而随后又把这个物种的各种暴虐移架到机器人身上,因为,机器人与人类是共存体,人创造了机器人,机器人也有可能突破人类束缚。
不过,技术发展到今天,电影人似乎更加偏向注重电影画面性,毕竟,流水线的工厂,爆米花的大片,娱乐化的趋势,决定着电影主题的走向。
而对于机器与人之间探讨,恐怕也就只能停留在过去。
电影人依附科技,且最终拜倒在科技的石榴裙下,因为可以带来的画面震撼,可以让人们在观影中忽略掉内容的质量,而且,这种电影技术屡试不爽。
这难道不是一种人与机器的颠倒吗?太依赖科技,太痴迷技术,最终,迷失掉电影本来的内核,而内容为王转换成技术为王的时候,这也就是一种变相的机器控制人类的反映。
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在一一印证着《我,机器人》中的某些隐喻,不管是电影还是其他方面,本末倒置的人类总是过分的追求技术的革新,技术革新没错,它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只是,不要因为走得太快,而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如果沉迷表皮,忽略本质,机器真的会取代人类,这不是危言耸听!
本文名称:机器人起义了?会出现吗?
转载来于:https://www.cdcxhl.com/news/101630.html
成都网站建设公司_创新互联,为您提供静态网站、营销型网站建设、App设计、网站设计、动态网站、Google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028-86922220;邮箱:631063699@qq.com。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来源: 创新互联
猜你还喜欢下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