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区户外
垃圾桶“瘦身”成小桶 上城区垃圾分类有了新举措
2018垃圾分类在成都各区落实到位,街道小区垃圾桶摆放都要合理的布局。
1月19日一大早,清波街道孝子坊24号3单元的居民们和往常一样,拎着垃圾袋扔进小区门口的垃圾桶。不过,这次的垃圾桶不再是半人高的大桶,而是变成了每家每户的小桶。这是上城区在全市率先推出的垃圾分类新举措。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上城区清波街道以孝子坊24号3单元为试点,为每户居民配备了2只黄桶和2只绿桶,鼓励居民分门别类地丢垃圾,在日常中培养大家
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在孝子坊24号的小区大门前,两排崭新的小垃圾桶整齐地摆放在靠墙专用架上。下排的绿色垃圾桶用来投放厨余垃圾,上排的黄色垃圾桶用来投放其他垃圾。每户居民认领其中2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还有两只垃圾桶摆放在居民家中。
“大垃圾桶变小桶,可不仅仅是尺寸上的变化。每个小桶上都贴有单元里每户居民的门牌号,”清波街道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细化家庭的分类责任,提高居民的分类意识。垃圾桶架边上,还张贴着垃圾分类公示榜。每天,社区垃圾分类专管员都会过来监督一次,同时对每户居民的垃圾投放准确率进行指导和评分。这样一来,垃圾分类就多了一份荣誉感和责任感。“我们党员要带头的,哪有不做好的理由。” 楼道居民党员俞阿姨说,一个月前,支部书记就召集大家开了会,听说了垃圾改换小桶的事党员们都很支持,“垃圾分类是要靠每个人的实际行动,现在生
活好了,意识也要进步,应该把垃圾分类变成一种文明生活的习惯。”
1月19日是垃圾桶上架的第一天,效果还不错,居民们还挺自觉,拿起手中的餐厨垃圾往绿色小桶里一扔。偶尔有不对的情况,垃圾分类专管员就赶紧上前指导,居民们吐吐舌头,连声说着下次注意。
此外,为确保分类小桶的清洁度,社区还安排保洁员每天定时收集小桶分类垃圾。“看来我们一点点提高工作标准,逐步提升垃圾源头分类的效率,只要人人都做好了这件小事,最后就是一件影响所有人的大事。”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