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垃圾桶形同虚设生活垃圾分类,到底卡在哪

没有产业链,分类难落实

垃圾分类强调了多年,但成效并不明显。在不少城市街头,虽然随处可见标有垃圾分类的垃圾桶,但很多时候形同虚设。有人不会用,有人不想用,不少属于可回收物的垃圾混在不可回收物的垃圾堆里。

一件变废为宝的好事,缘何叫好不叫座?一方面,与广大市民没有形成垃圾分类意识或有垃圾分类意识但无垃圾分类常识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垃圾分类的“出口”不畅有关。

首先,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在大中城市已成标配,但在不少小城市或集镇乡村,设施滞后,大多数垃圾只能归到一处填埋。其次,不少地方没有垃圾分类的具体要求,或者街道有垃圾分类桶,但楼道里依然一桶装。有的地方小区分类了,但运输时又混在一起。第三,垃圾分类、垃圾利用管理体制不够顺畅,资源综合利用由发改部门主管、生活垃圾分类由住建部门主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污染排放则由环保部门监管,“九龙治水”的管理格局,导致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难以形成完整链条。

目前垃圾处理是政府主导,但废品回收是市场主导,各地尚未形成垃圾回收、利用的产业链,资源回收处于散、小、乱、污的状况,制约了垃圾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笔者认为,垃圾处理,前提是分类,核心在处理。垃圾处理“出口”不畅,垃圾分类得不到落实。因此,改善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垃圾精细化分类,抓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的配套衔接很有必要。按照产业化、市场化要求,完善资金、税收、市场和技术服务等政策,构建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产业链,使垃圾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形成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

当垃圾分类不再是赔本买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就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生活垃圾多,回收成本高

“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大家都知道这是好事,关键是谁来为分类买单。”对生活垃圾分类的难点,笔者的一个环卫朋友这样解释。

据这位朋友介绍,像建筑垃圾、电子垃圾等具有回收价值的垃圾,推行分类回收不难。生活垃圾由于源头多、分布面广,呈小而散的局面,往往回收成本大于回收价值,从市场投资角度看“无利可图”,很少有企业愿意从事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业务。另外,环卫工收入低,工作辛苦。在工作中,环卫工满足于完成责任区内的垃圾回收任务,而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责任意识不强。

生活垃圾分类不是做不了,而是谁都不愿意做。居民为了图省事,不管是不是可回收利用,均用一个垃圾袋打包,一扔了事。环卫工,回收垃圾时怎么方便怎么回收,往往把垃圾统统扔进垃圾车厢里拉走了事。环卫部门作为生活垃圾处置的责任主体,一方面苦于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场所、设备不足;另一方面受制于人力、经费等因素,宣传普及、硬件保障力度不够。

生活垃圾分类涉及多个责任主体,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解决。首先,确立责任主体意识,不能认为垃圾分类是小事,就不当一回事。其次,分段明责,环卫部门要加大对垃圾分类的投入和管理,既要加大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建设,从技术角度提供解决方案,也要做好分类前期工作,增加分类垃圾桶投放,增加一线环卫力量等。第三,营造社会氛围,居民把好垃圾分类的第一道关口,按照分类要求规范包装、丢弃垃圾。另外,政府职能部门、环保企业、社会公益组织等要将垃圾分类作为重要环保课题进行研究,推动环保理念进入千家万户。

宣传要加强,指导需跟上

近日,在县城一大型垃圾转运站,发现垃圾堆放繁杂,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就连居民锯掉的树枝也放在垃圾里。垃圾装卸工装运困难,先得把树枝、建筑垃圾等有障碍性的垃圾分拣出来,然后再用铁锹装运,费力费时。

多年来,国家一直推行垃圾分类,但是不少地方,为啥垃圾还是混杂堆放、混杂装运、混杂处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一些居民不知道垃圾混杂的害处,不清楚垃圾分类的好处,不知道能变废为宝,不习惯垃圾分类,习惯随意丢弃堆放。

要解决这一问题,还得从源头治理。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充分宣传垃圾混杂的害处和垃圾分类的好处,比如垃圾填埋的高昂费用、垃圾回收可利用的经济价值以及减少空气污染的环保价值,培育居民自觉分类的良好习惯。只要每户居民都对垃圾分类储藏、分类处理,整个垃圾处理就顺理成章了。

在加大垃圾分类宣传的同时,城市管理部门还要加强对居民的培训,指导垃圾分类,把垃圾准确的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强化法治规范,提高责任意识

作为一名街道办工作人员,环境卫生整治是一年365天要面临的必修课,其中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垃圾处理。我们处于老城区,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各类零散的福利房、集资房比较多,大型的、规范的物业小区很少,基本上都要靠各社区聘请保洁员进行保洁。好环境大家都想要,可轮到自己就不讲究了,垃圾随便丢放是常有的事。前些年,每天接到垃圾处理方面的投诉、来电是最多的。

经过这几年城市创建的努力,各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各栋楼楼道的垃圾通道全封闭了,楼下摆放了垃圾箱。居民基本上能做到垃圾装袋,定点投放,但也基本上是一袋装。社区工作者上门宣传垃圾分类,发放分类的相关常识,往往又得不到居民的理解和配合。很多居民觉得垃圾分类太麻烦,没有那个闲工夫。部分居民倒是作了简单分类,但总体占的比例小。在垃圾清运的时候,又是一起进了垃圾车。

我们也尝试了一些办法,不断宣传、劝导,但在缺乏有效规范和制约的情况下,居民还是缺乏责任意识。

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治理工作,涉及每个人的行为习惯、多个利益相关方。

笔者以为,除了在分类处理系统上形成闭环以外,关键还是要借鉴一些国家的先进做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居民的法治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比如德国对于违反垃圾分类的最轻处罚是警告,警告无效则罚款,如仍未奏效,清洁公司会对违反规定者提高收费标准。用法治规范起来的责任意识增强了,垃圾分类这道“必答题”才能答出好成绩。

当前文章:分类垃圾桶形同虚设生活垃圾分类,到底卡在哪
网页路径:https://www.cdcxhl.com/hangye/lajitong/n46181.html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028-86922220;邮箱:631063699@qq.com。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来源: 创新互联

垃圾桶相关推荐

我想展现垃圾桶信息

加入垃圾桶信息推广

免费获取垃圾桶推广方案
  • 姓名:
  • 电话:
  • 需求:

立即获取推广方案

广告投放
垃圾桶咨询

网站广告投放说明

提供您的联系电话,就能在网上推广!

1天1元起详情查看一元广告投放介绍。

马上投放我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