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古短视频运营

七古是什么意思

七古是古诗的一种。每篇句数不拘,每句七字。七言古体诗的省称从文学风貌论,七古的典型风格是端正浑厚、庄重典雅,《文章辨体序说》认为“七言古诗贵乎句语浑雄,格调苍古”。但并非说七古就是纯七言的古诗,事实上,杂古也归为七古,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篇无一句七言,但却归入七古。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处,还有所谓杂言。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是没有什么理论根据的。简单的说,七、五是以诗每句的字数而言的。

创新互联建站专注于和静企业网站建设,响应式网站,商城系统网站开发。和静网站建设公司,为和静等地区提供建站服务。全流程按需设计,专业设计,全程项目跟踪,创新互联建站专业和态度为您提供的服务

七古是什么意思

七言古风,有别于七言格律,七言格律一般八句称七律,四句称七绝。不属于格律诗范畴的七言古诗,称七古。

诗的五言、七律、五古、七古、绝句都是指什么?

都是指的诗体的分类

2、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是一种诗的形式。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3、五古是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之一。

4、七古是古代中国诗歌体裁的一种。每篇句数不拘,每句七字。七言古体诗的省称。从文学风貌论,七古的典型风格是端正浑厚、庄重典雅,《文章辨体序说》认为"七言古诗贵乎句语浑雄,格调苍古"。

5、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诗,不知作者名字,题为"古绝句"。此时的绝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韵的小诗,并不要求平仄和谐。绝的意思是"断绝",古人用四句一绝的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概念。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一、五言诗

五言诗是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自建安以来就最为诗家所重视,如钟嵘在《诗品序》中所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因为这种诗歌体裁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而汉代恰为五言诗的成熟时期。正是在汉代,五言诗经过数百年自在自为的发展,终于脱离了缘事而发以叙事为主,从属于音乐歌舞的民间歌谣、乐府歌辞阶段,而跃进到重在个人抒情述志、具有独立语言艺术特点的文人创作轨道,从而为诗歌自觉走上繁荣昌盛、成就辉煌的新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言诗的出现最早源于民间歌谣。大约在春秋末、战国初,民歌中就已经有了较之文繁而意少的四言体更便于容纳双音词,以表现愈来愈丰富的社会现实生活和人们内心世界的五言体雏形。如《孟子·离娄上》所载楚地民歌《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到秦代则已出现完全规整,而且隔句用韵,音节更为舒展协调的《长城歌》。目前可以见到的汉代最早的五言体,是《史记·项羽本纪》张守节正义所引陆贾《楚汉春秋》的虞姬《和项王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乐生!

此外,汉乐府清丽可喜的情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也被认为是汉初的民歌。而像这样优美生动悦娱耳目的民歌,在武帝时被采入乐府后,必然会引起文人的注意,并有意识地模仿、学习。现在看来以音乐歌舞侍奉皇帝的倡优先行动起来了,李延年就有一首著名的《李夫人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五言诗代表作

1、《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北征》

唐代:杜甫

北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

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新归且慰意,生理焉能说。

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仰观天色改,坐觉祆气豁。

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鹘。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

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

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官军请深入,蓄锐何俱发。

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

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

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

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4、《游子吟》

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七律诗

诗体概说诗体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只就一般的看法,简单地谈谈汉魏六朝和唐宋的诗体。

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采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的。《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作新乐府。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在,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制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於五绝。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七律诗代表作

1、《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wēiyí)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4、《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三、五古

《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还有很少见的六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仿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声韵;

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排律,排律自然也是近体诗。排律一般是五言的①,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这种律诗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是押平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这可以归入近体诗②。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排律)则属于近体诗。乐府和绝句,有些属于古体,有些属于近体。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处,还有所谓杂言。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是没有什么理论根据的。

简单的说,七、五是以诗每句的字数而言的。律诗的限制比较严格,而古体诗的限制比较松。?

五古代表作

1、《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长干行》

唐·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yànyù)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zhì)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3、《望岳》

唐·杜甫

岱(dài)宗夫(fú)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佳人》

唐·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四、七古全称七言古体诗

古体诗类分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杂言古诗三个栏目。专门列出古体诗组,意与律诗(近体诗)进行区分。古体诗不依律诗的平仄、粘、对、韵式等规定,句数也无定数。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杂言古诗指每句字数不为五、七言(如四言、六言等)的古体诗。杂言古诗除包括每句字数一致的古体诗外,还包含句中字数不一致的古体诗。

古体诗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

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汉魏以来乐府诗原是配合音乐的,有歌、行、曲、辞等。

唐人摹仿前代乐府而作,有沿用乐府古题的如李白《蜀道难》,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题的如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新乐府》都已不合乐,实属古体诗范围。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为单位的绝句,或称"古绝句",唐时也有作者,与讲究平仄的近体绝句不同,也属古体诗一种。

七古代表作

1、《燕歌行》

三国-魏: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2、《捣衣篇》

唐·刘希夷

秋天瑟瑟夜漫漫,夜白风清玉露漙。燕山游子衣裳薄,

秦地佳人闺阁寒。欲向楼中萦楚练,还来机上裂齐纨。

揽红袖兮愁徙倚,盼青砧兮怅盘桓。盘桓徙倚夜已久,

萤火双飞入帘牖。西北风来吹细腰,东南月上浮纤手。

此时秋月可怜明,此时秋风别有情。君看月下参差影,

为听莎间断续声。绛河转兮青云晓,飞鸟鸣兮行人少。

攒眉缉缕思纷纷,对影穿针魂悄悄。闻道还家未有期,

谁怜登陇不胜悲。梦见形容亦旧日,为许裁缝改昔时。

缄书远寄交河曲,须及明年春草绿。莫言衣上有斑斑,

只为思君泪相续。

3、《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五、绝句

按照诗歌格律,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出现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南朝陈代的徐陵主编《玉台新咏》就有"古绝句"的名称。但这种绝句虽然押韵,而相对来说平仄(zè)较为自由,或者可以说有些诗人不愿受格律的约束。在律绝盛行以后,古绝句仍然被沿用发展下来。古绝句五言特多,而七言非常之少。所以,七言八句不是很常见。

特点

律绝

律绝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押韵。

绝句按字数分:五言绝句及七言绝句。

五绝

(1)平起式两字压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仄起式两字压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平起式三字压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式三字压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绝

(1)仄起式两字压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式两字压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起式三字压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平起式三字压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绝中

除了"平平仄仄平"没有字是可平可仄(防孤平),

其他句式都是第一字可平可仄。

七绝中

除了"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只有第一字是可平可仄(防孤平)其他句式都是第一第三字可平可仄。

注:句末是平的字要押韵。

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

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

律绝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声,则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用了仄声,则第五字必须是平声。

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在首联用对仗的,

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折叠古绝

古绝既然是和律绝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它是古体诗的一种。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

⑴用仄韵(但这有争议,有很多学者诗人认为律绝的标准是粘对律句,与韵的平仄无关);

⑵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

如果不用律句,只能算是古绝。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

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

①依平仄类型来看,七言平起式等于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于五言平起式。

五言平起式相当少见,七言仄起式比平起式稍少些。

②五言除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七言除(仄)仄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平平(仄)仄(平)仄仄。这一点也与律诗相同。

绝句代表作

1、《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绝句》

北宋·杨朴

昨夜西风烂漫秋,今朝东岸独垂钩。

紫袍不识衰衣客,曾对君王十二旒。

3、《绝句四首》

唐·杜甫

《四首(其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四首(其二)》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四首(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首(其四)》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描写江南美景的诗句"

泊船瓜洲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体裁:【七绝】类别:【羁旅】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江南逢李龟年

年代:【唐】作者:【杜甫】体裁:【七绝】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澡兰香淮安重午

年代:【宋】作者:【吴文英】体裁:【词】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箬。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沈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念秦楼、也拟人归,应翦菖浦自酌。但怅望、一屡新蟾,随人天角。

莺啼序

年代:【宋】作者:【吴文英】体裁:【词】

残寒正欺病酒,掩沈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青楼彷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澹尘土。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吹鬓侵半苎。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凤迷归,破鸾慵舞。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沈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

年代:【宋】作者:【陆游】

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月上忽看梅影出,风高时送雁声过。

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

江南

年代:【汉】作者:【汉无名氏】体裁:【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赠范晔

年代:【南北朝】作者:【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菩萨蛮

年代:【唐】作者:【韦庄】体裁:【词】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

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江南曲

年代:【南北朝】作者:【柳恽】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杨花曲

年代:【南北朝】作者:【汤惠休】

葳蕤华结情,婉转风含思。

掩涕守春心,折兰还自遗。

江南相思引,多叹不成音。

黄鹤西北去,衔我千里心。

深堤下生草,高城上入云。

春人心生思,思心常为君。

南湖春早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体裁:【七律】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春梦

年代:【唐】作者:【岑参】体裁:【七古】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谒金门

年代:【宋】作者:【陈克】体裁:【词】

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年代:【唐】作者:【戴叔伦】体裁:【五律】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菩萨蛮

年代:【唐】作者:【冯延巳】体裁:【词】

沉沉朱户横金锁,

纱窗月影随花过。

烛泪欲阑干,

落梅生晚寒。

宝钗横翠凤,

千里香屏梦。

云雨已荒凉,

江南春草长。

梦江南

年代:【唐】作者:【皇甫松】体裁:【词】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青玉案

年代:【唐】作者:【李煜】体裁:【词】

梵宫百尺同云护,

渐白满苍苔路。

破腊梅花□早露。

银涛无际,玉山万里,

寒罩江南树。

鸦啼影乱天将暮,

海月纤痕映烟雾。

修竹低垂孤鹤舞。

杨花风弄,鹅毛天剪,

总是诗人误。

踏歌词

年代:【唐】作者:【刘禹锡】体裁:【乐府】

日暮江南闻竹枝,

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

直到三春花尽时。

古别离

年代:【唐】作者:【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菩萨蛮

年代:【唐】作者:【韦庄】体裁:【词】

如今却忆江南乐,

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

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

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

白头誓不归。

玉楼春

年代:【宋】作者:【晏几道】体裁:【词】

红绡学舞腰肢软,旋织舞衣宫样染。

织成云外雁行斜,染作江南春水浅。

露桃宫里随歌管,—曲霓裳红日晚。

归来双袖酒成痕,小字香笺无意展。

菩萨蛮

年代:【唐】作者:【温庭筠】体裁:【词】

宝函钿雀金鹦鹏,

沉香阍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

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

芳草江南岸。

鸾镜与花枝,

此情谁得知。

玉蝴蝶

年代:【唐】作者:【温庭筠】体裁:【词】

秋风凄切伤离,

行客未归时。

塞外草先衰,

江南雁到迟。

芙蓉凋嫩脸,

杨柳堕新眉。

摇落使人悲,

断肠谁得知。

江南春

年代:【宋】作者:【寇准】体裁:【词】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

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

苹满汀洲人未归。

迷神引

年代:【宋】作者:【柳永】体裁:【词】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

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

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

觉客程劳,年光晚。

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

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

芳草连空阔,残照满。

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洞仙歌

年代:【宋】作者:【苏轼】体裁:【词】

江南腊尽,

早梅花开后,

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

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

尽日无人,

谁见金丝弄晴画?

断肠是飞絮时,

绿叶成阴,

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

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年代:【宋】作者:【苏轼】体裁:【词】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题西太一宫壁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体裁:【词】

柳叶鸣蜩绿暗,

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

白头想见江南。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年代:【宋】作者:【王观】体裁:【词】

水是眼波横,[1]

山是眉峰聚。[2]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3]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蝶恋花

年代:【宋】作者:【晏几道】体裁:【词】

金剪刀头芳意动,

彩蕊开时,不怕朝寒重。

晴雪半消花□□,晓妆呵尽香酥冻。

十二楼中双翠凤,

缥缈歌声,记得江南弄。

醉舞春风谁可共,秦云已有鸳屏梦。

蝶恋花

年代:【宋】作者:【晏几道】体裁:【词】

梦入江南烟水路,

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

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蝶恋花

年代:【宋】作者:【晏几道】体裁:【词】

千叶早梅夸百媚,

笑面凌寒,内样妆先试。

月脸冰肌香细腻,风流新称东君意。

—捻年光春有味,

江北江南,更有谁相比。

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

胡捣练

年代:【宋】作者:【晏几道】体裁:【词】

小亭初报一枝梅,

惹起江南归兴。

摇蹼玉溪风景,

水漾横斜影。

异香直到醉乡中,

醉后还因香醒。

好是玉容相并,

人与花争莹。

留春令

年代:【宋】作者:【晏几道】体裁:【词】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

十洲云水。

手捻红笺寄人书,

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

对江南千里。

楼下分流水声中,

有当日、凭高泪。

菩萨蛮

年代:【宋】作者:【晏几道】体裁:【词】

江南未雪梅花白,

忆梅人是江南客。

犹记旧相逢,

淡烟微月中。

玉容长有信,

一笑归来近。

怀远上楼时,

晚云和雁低。

清商怨

年代:【宋】作者:【晏几道】体裁:【词】

庭花香信尚浅,最玉楼先暖。

梦觉春衾,江南依旧远。

回纹锦字暗剪,

漫寄与、也应归晚。

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

生查子

年代:【宋】作者:【晏几道】体裁:【词】

春从何处归,

试向溪边问。

岸柳弄娇黄,

陇麦回青润。

多情美少年,

屈指芳菲近。

谁寄岭头梅,

来报江南信。

少年游

年代:【宋】作者:【杨亿】体裁:【词】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

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寿阳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

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年代:【宋】作者:【周邦彦】体裁:【词】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佳树清园。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鸟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

凭阑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漂流翰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解连环

年代:【宋】作者:【周邦彦】体裁:【词】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州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言闲语,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弃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忆秦娥

年代:【宋】作者:【范成大】

楼阴缺,栏杆影卧东厢月。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暗淡灯花结。

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忆王孙

年代:【宋】作者:【姜夔】体裁:【词】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卜算子

年代:【宋】作者:【张孝祥】体裁:【词】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

诗的五言,七律,五古,七古,绝句,都是指什么啊?

五言绝句是汉族诗歌体裁之一,属于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有仄起、平起二格。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汉族民歌影响。到了唐代与近体律诗如孪生姐妹,并蒂双花,以其崭新的异彩出现在诗坛上。五言绝句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静夜思》、柳宗元的《江雪》、王维的《鸟鸣涧》、杜甫的《八阵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等。

七言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成熟于杜甫。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每首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五言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但每句五个字的句式却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它既不同于汉代乐府歌辞,也不同于唐代的近体律诗和绝句,故称五言古诗。唐代的五言古诗虽源于汉、魏,但决不因袭模拟,呈现出自己的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七言古体诗:也称为七古,为古体诗的一种,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其特点是: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七言;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诗,不知作者名字,题为“古绝句”。此时的绝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韵的小诗,并不要求平仄和谐。绝的意思是“断绝”,古人用四句一绝的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概念。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云开衡岳积阴止,

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

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

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

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

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

要将宇宙看稊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

世事纷纭从君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

胸中日月常新美。

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宫前友谊多,

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

我返自崖君去矣。

1918年春

【译诗】

白云亮出了南岳衡山积压的阴雨已消散,

群峰间的天马山凤凰山都沉浸在春天的树木里。

少年英雄心怀屈原贾谊之才华,

山河的灵气曾钟情于湘楚大地。

我将高歌一曲为我的朋友远行送别,

鲲鹏展翅击水就要从今天开始。

洞庭湖湘江水连袂高涨水连天,

大型巨舰正要往东边直接进发。

不知怎的满天愁闷当空漫卷,

幸好被万里东风吹得全无了影踪。

大丈夫岂能有事萦怀于心牵牵绊绊,

应该放眼全球视宇宙为一粒稊米。

天下动荡哪里值得左顾右虑,

纷繁的人间大事任凭我友来料理。

首先要稳得自己的身心,

胸中的万千风云才能永保新与美。

从有名的人物到如今已有五百年了,

而这些人却碌碌无为只剩下我们这群英杰。

在平浪宫前为友饯行饱含着多少情谊,

自成都的崇明到日本的对马仅一衣带水。

我友去日本锻炼并书信往还,

我送友终须一别而友已去远。

【赏析】

毛主席这首送友人东行去日本的送别诗,多为友人鼓气并以雄伟之胸怀给友人以殷殷勉励;其中许多话虽是对朋友说,其本质上亦是对自己说的。此诗直抒胸臆,充分体现了毛主席年轻时巨人般的襟怀以及“风华正茂”的英迈之气,大大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送别之诗。

诗中的纵宇一郎是罗章龙先生早年的化名。罗章龙是湖南浏阳人,毛主席青年时代的朋友,也是新民学会会员。

当时(即1918年春)新民学会大部分会员面临毕业后的去向问题,许多青年都倾向于出国继续学习,而且那时赴日留学之风颇盛,因此毛泽东与新民学会干事会也派罗章龙等人去日本。为送友人远行,学会在长沙北门外的平浪宫举行聚餐饯行,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毛泽东”三字,繁体字共二十八画)的笔名作这首《七古》相赠,为朋友远行慨发浩歌,并以此互为勉励。

此诗一开篇二句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楚湘大地的春景图,连日积蓄的阴云终于被一片碧空荡开,岳麓山诸峰亮出了青朗高华的姿容,其中天马山、凤凰山也裹在深春的碧绿中,祖国江山在蓬勃春华里让大家也感到欣喜。

接下来二句写湖南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先以一句“年少峥嵘屈贾才”赞友人,接着指出屈原、贾谊也都出自湘楚这个灵秀之地。清代曾国藩在题湘乡东皋书院联时称:“涟水湘山俱有灵,其秀气必钟英哲。”而今长沙岳麓书院门联仍是二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在湖南的历史上不仅涌现过屈原、贾谊,而且在近代更是群英璀璨,有谭嗣同、唐才常、黄兴、宋教仁、蒋翊武、陈天华、蔡锷、杨度等一大批英雄豪杰,形成“楚境一隅,经营天下”之势。连梁启超也发出这样的浩叹:“可以强天下而保中国者,莫湘人若也!”(引自梁任公《南学会叙》)如今又一批不辜负湘楚灵秀之气的青年俊才正在崛起,的确屈指算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湖南精英若群星耀河汉。

然后,诗人从第五句起,开始转入送友的主题,诗人当歌一曲,以激励友人从此如鲲鹏般展翅击浪向前进。就连洞庭湖、湘江水也感动得卷起大波浪摇曳苍天,而巨型船只也将载友出发。而离愁别绪不知为何漫天散开,这里也与开始阴雨连绵的天气相应和,天阴人也愁。但已“云开衡岳”,东风吹万里,多好呀,愁闷为之荡涤尽净。

诗人从第十一句起,开始劝勉朋友,同时警醒自己:大丈夫坦坦荡荡,做事提得起放得下,哪会因一点小事萦怀于心,有所牵绊;大丈夫应放眼天下,傲视环宇,区区宇宙在大丈夫眼中不过为一粒稊米而已,不足道哉;天下动荡,时局变乱,大丈夫不必忧虑,人世间的风云变幻自会任吾辈来料理。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自己的身心,做到“修身,齐家”然后才是“治国,平天下”,只要”管却”了自身,胸中万千风云才会日日常新,月月前进。孟子早就说过:“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而今天正是出现新王的大好时机,因这些伪名人,伪掌权者全是碌碌无为;而天将降大任予我辈同人,打一片新江山非我辈莫属。这是何等的理想和抱负,诗人对国家命运万般关切,自觉身系祖国交予的重任,并叮咛嘱咐朋友不要辜负时代对我辈青年的殷切期望。

全诗最后四句,再次抵达送行主题,以豪气兼并柔情。诗人与一群新民学会同仁为去日本的纵宇一郎一行在长沙北门外一道教胜地平浪宫前把酒饯行,在云开日出,万里东风的春天,同志们饮酒畅谈,心境壮阔欢喜,其中饱含了多少道不尽的友情。而前去日本只隔海相望,一衣带水,“天涯若比邻”,大家仍会心心相印,书信往还,相互鼓舞的,而友人去日本学好本事日后也将报效祖国。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在此别过,君已去远矣。

最末一行化用《庄子·山木》中的:“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此处可见,诗人自小文艺功底丰厚,尤其中国古代文化的修养可谓语熟于胸而又有日月之新美。所以在这里信手拈来庄子的一行,用于全诗结尾,绝不费力却又合情合理

当前文章:七古短视频运营
网页网址:https://www.cdcxhl.com/article14/ssgjde.html

成都网站建设公司_创新互联,为您提供响应式网站ChatGPT网站建设Google自适应网站用户体验

广告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028-86922220;邮箱:631063699@qq.com。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来源: 创新互联

搜索引擎优化